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寿宁:打造“新农人回引”创新创业样板
2025-11-24 09:25 闽东日报

风景如画的韶托村

11月的韶托村,建设热潮持续涌动。临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咖啡营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改造升级;绣球花园里,园艺工人正忙着修剪花枝……在新老村民齐心协力之下,这个小村落正不断实现“蝶变”升级。

韶托村地处寿宁县清源镇西部,距离县城10公里。这里青山如黛、碧水似镜,风景宜人,海拔达960米,夏季平均气温23℃。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韶托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致力打造县城的“后花园”和康养旅游度假胜地。

2024年,在外就业多年的卢秋被韶托村深深吸引,与4名合伙人达成一致,租下了一栋闲置多年的房屋,瞄准新消费需求和市场空白,在此开启青年创业梦想。卢秋介绍,他们的定位是咖啡营地带动整村运营,创建方舟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日咖+夜酒+户外营地”复合业态,同时承接企业户外团建、绿地婚礼等多元化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公司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将10%的营业收入回馈给村集体,用于村庄的发展与建设。韶托村党支部书记许锋表示:“仅2024年至2025年一年时间,方舟文旅就给韶托村财10.3万元分红。”为进一步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增加村庄流量,卢秋等“新农人”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策划举办亲子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开设文化秀场,开展乡村音乐节直播,不断打响韶托IP的品牌。

从学校毕业不久的许丽文接受了卢秋的邀请,成了营地店长,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她还入选村委成员兼任网格员,积极为村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村庄有特色产业,就业根本不用发愁。在这里,既能照顾家人,又能有不错的收入。”许丽文说。一位小卖部经营者也补充说道:“客人一来,整个村庄都热闹起来了。去年,我重新把小卖部开了起来,人多的时候,每天能卖掉上百根香肠呢。”

如今的韶托村已引进13名“新村民”开展整村运营,回引50余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兴建民宿12家、农家乐和美食摊位共18家,既聚集了人气,增加了财气,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底气。

过去,农村人到城市谋生是常见现象;如今,城里人到农村创业也屡见不鲜。

为进一步解决各乡村长期存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土地荒芜化、农房老旧化等问题,寿宁县在大力发展硒锌康养和高山茶叶、优质水果、有机食用菌、林下经济的“1+4”特色产业的同时,实施“新农人”回村工程,推动“新农人”返乡创业兴业,带头联户帮扶致富,以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聚焦引才、育才、留才,寿宁县精心包装策划乡村产业项目,通过招商推介、入户走访、微信群发、乡贤恳谈、商会宣传等方式,引导能人返乡就业创业。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推出相关金融贷款,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包乡、包产业挂钩服务,组建县农垦公司、供应链公司,破解“新农人”资金、技术、销售等多方面难题。实施创新创业培育提升、“师带徒”培养、千名农创客培育、学历教育提升、“头雁”培育等行动,全方位提升“新农人”能力素质,建立“新农人”人才库,催生人才振兴集群。同时,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让“新农人”愿意留下来、住得安心。

在乡情的感召和“新农人”政策的推动下,寿宁县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理想的“新农人”扎根乡村,以奋斗的姿态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犀溪镇,“新农人”伍杰祥创建“伍总的花园”花卉种植基地,凭借自身专长,开设直播间销售花卉,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花卉产业;

在大安乡,“新农人”吴鸿弟返乡流转承包2000多亩林地种植黄精等中草药,积极吸纳群众务工的同时,采取免费技术指导等方式,发动群众共同发展中草药林下种植;

坑底乡的陆明全在乡情的感召下,返乡开办服装加工厂,提供100多个固定岗位、200多个灵活岗位,推动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增加收入;

竹管垅乡的温进华通过建立“家庭农场+订单销售”模式,引进福建省农科院优质种苗,建立“辣椒+玉米”套种示范基地,带动当地群众33人种植辣椒,总种植面积400多亩,实现年产值达350多万元……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同时,寿宁县积极为“新农人”搭建展示平台,将政治素质好、业绩突出的“新农人”选聘为网格员、乡村振兴特聘特派员、文旅特派员、乡村运营师,培养为“一肩挑”村主干人选,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让“新农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多年来,寿宁县累计吸引1.5万名“新农人”返乡就业创业。他们活跃在生产经营、电子商务、农旅融合、文化艺术、智慧农业等领域,如点点星火,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寿宁县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全面梳理“新农人”创业代表、农技专家、跨界人才、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等人员,分类建立乡村振兴创业“导师库”,组织评选优秀农产品主播,选聘乡村CEO,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完善乡村创业创新人才体系,推动更多“新农人”返乡创业。(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文/图)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