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29日讯(通讯员 曹文 王容锐)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科技局获悉,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和福建省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福建省研发经费(R&D)投入数据,宁德2024年全市R&D投入为148.72亿元,R&D投入强度为3.81%,连续三年在福建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高于全国2.68%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扎实成效。
近年来,宁德市科技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加强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
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市委科技委员会,优化各单位科技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市政府同步构建科技创新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梳理市委科技委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协调破解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优化市对县绩效考评指标,对部分科技创新工作业绩实行“零基础”考评,形成市、县联动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财政科技资金保障。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不定期对未及时兑现、拨付的财政科技资金进行梳理、盘点,督促有关部门及时下达科技惠企资金,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一是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与厦门大学合作创建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推动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营。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数据中心项目完成建设,首批超智算平台交付使用。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制定出台《宁德市加速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若干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辅导,支持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达178家,较上年增长42.4%,是全省为数不多保持申报数正增长的地市之一。三是开展科技攻关行动。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针对产业亟需解决的“卡脖子”难题,通过政府搭台和资金扶持的方式,组织省内外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揭榜,集中优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多项技术难题已陆续取得技术突破。
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
一是落实财政奖补和税收减免。发放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财政奖补资金约1.3亿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71.7亿元、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149.3亿元,以真金白银的支持提振企业创新信心。二是深化金融服务。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作用,开发市场所需的科技金融产品。今年已累计发放科技贷94笔、总额达3.99亿元,有效缓解企业研发阶段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开发科技保险。针对科技创新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研发中断损失险、成果转化损失险等保险产品,帮助企业降低研发失败风险成本,全市科技保险保额已达5259亿元。
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
一是实施“人才兴链”行动。组建古田食用菌、霞浦海参、福安电机电器和不锈钢新材料等4个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柔性引进院士专家团队58人,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二是创新人才认定机制。支持企业自主评价认定高层次人才,畅通人才认定渠道。今年以来,全市有10家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这一举措充分让企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提升招募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三是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新品种繁育等领域发挥专长。全市共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262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643项,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下一步,宁德市科技局将坚定不移把“牢记嘱托、谱写篇章”作为贯穿科技工作的主题主线,用好学、融、行、效、先“五字诀”,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引导更多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为奋力攻坚“七大行动”提供更强劲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