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生计,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的生机。近年来,寿宁县牢记嘱托,在推动“新农人”回村上先行示范,在闽东特色乡村振兴路上行稳致远,扎实推动——
土地有人种 农房有人住 村庄有人来
“新农人”在清源镇韶托村黄槐湖森林康养区开发农家乐、民宿、咖啡馆等旅游业态 吴苏梅 摄
“
“欢迎大家来到‘伍总的花园’直播间。”清晨7时许,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新农人”伍杰祥准时开播,“一物一拍”让花友明白消费,销量热度一度冲上抖音直播间花卉绿植品类带货榜前列。
两年前,伍杰祥带着城市就业经验回到农村创业,种起花卉绿植,还把直播间搬到种植基地,转型成为园艺主播。如今的寿宁农村也有5G网络、便捷交通、畅达物流,一部手机就把伍杰祥的种植基地与全国市场紧紧连在一起。
带着情怀和新理念、新技术“逆向迁徙”,正是寿宁“新农人”回村工程催生的新气象。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由于人口外流,寿宁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土地“抛荒化”、农房“老旧化”问题,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最短的那块板”。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寄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6年来,寿宁在机制模式上创新不怠,在全省率先系统实施“新农人”回村工程,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土地有人种、农房有人住、村庄有人来”的特色发展格局。
“
温暖“怀抱” 让归雁成行
大安乡“新农人”吴运鸿向周边产业薄弱村传授黄精种植经验 龚键荣 摄


产业沃土 让创业安心
大安乡“新农人”金丽梅返乡种植猕猴桃、鲜花,让家乡花果飘香 吴苏梅 摄


家园新生 让安居无忧
“新农人”返乡投资建设“一户一车间”食用菌生产基地,革新传统生产模式 龚键荣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