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福鼎管阳:“小田并大田” 丰收比蜜甜
2025-10-16 15:58 新宁德客户端

秋日的福鼎市管阳镇,稻浪翻涌,满地铺金。缙阳村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稻谷归仓。“以往收谷子需要几十人割上好几天,现在农田连片开发,农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收割期缩短了一半。”福鼎市管阳凛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丽云说道。

面对耕地零散、土地撂荒等难题,管阳镇以“党建+产业”融合为路径,建立“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大户带动”机制,大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镇村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讲解政策,引导群众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耕地,推动“小田并大田”,为机械化耕作与规模化种植创造条件,显著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镇党委协调下,张丽云的农场自2023年起陆续流转承包缙阳、七蒲等村310亩土地。“过去这些地分散在各家各户,有的撂荒多年,有的只种一季,利用率很低。”如今,通过规模化种植辣椒、甘薯和水稻,统一选用优质品种,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益显著提升。

“今年我们种了170多亩水稻,水稻收好了,打算接着种大蓟。”张丽云在田埂边算起经济账,“这样轮作,在不扣除成本的情况下,亩产收益近7000元,再加上辣椒、甘薯,地块一季不闲,每年还能带动十多名农户通过务工增收4万余元。”

七蒲村的种粮大户张景峰也尝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甜头。“政府不仅整合零散土地,还修建排洪沟和田间道路,种粮条件大为改善,今年中稻亩产达900斤,收成稳定多了。”望着开阔平整的稻田,张景峰感慨万千。

据统计,去年以来,管阳镇共成功复垦770余亩撂荒地,累计流转超1000亩土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村民增加流转租金收入50余万元。

同时,为鼓励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管阳镇还通过“粮十条”扶持政策,对种粮大户、撂荒复垦、新技术示范等给予精准补助。2024年,全镇发放相关补助153万余元,惠及数百户农民。“镇党委帮忙流转土地、落实政策,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张景峰说。

除了资金支持,当地还组织农技人员和“土专家”上门服务,推广青草优19香、中浙优8号等优质稻种,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有效减少病虫害损失。

在夯实“种植端”的同时,管阳镇积极发力“销售端”,护航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在镇党委牵头下,秀贝、钰阳、茶阳、七蒲四村联合成立福鼎市云中管阳农业专业合作社,借力“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每月为认购人提供特色农产品,提前锁定销路,实现供需两旺。

当地还引进专业直播团队,打造“村官”直播间,镇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截至目前,直播间已销售红米超5万公斤,帮助百余名村民增收。据统计,2024年当地粮食播种面积达21313亩,总产量为7041吨;油料播种面积为534亩。“党建+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正为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度记者 黄楚妍 通讯员 夏岩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