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27日讯(见习记者 周佩青 通讯员 李巧鸿)“我们争取在今年11月,最迟年底前完工,让村民喝上自来水。”
“国庆前能不能完工?老百姓的事要挂在心上,能早一天完成就要早一天。”
6月27日,宁德市、霞浦县领导接访室在霞浦县委党校开设,由宁德市委书记张永宁带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霞浦县委书记等分组接待群众来访。没有繁复流程,一张方桌,几把椅子,坦诚的对话间,全是围绕群众的期盼。
“我们村什么时候才能喝上自来水?”北壁乡下岐村村民代表林栋带着全村的希望而来。
他讲述了村里缺水的窘迫:一到下半年或者干旱时节,村里的水就不够用了,过年有人担心没水用不愿意回村过年,听说县里在做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大家十分迫切希望能早日喝上自来水。
北壁乡下岐村现在常住人口有1300多人,属于大村,但由于未建水库,仅有水井和储水池,一旦降雨量减少就无法持续供水。水资源不够用时,乡政府每天为每户送上两百斤的水,虽能解决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好消息是,下岐村自来水供应已纳入霞浦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023年10月份北壁至下岐村供水管网完成,2024年6月份下岐村村内主干管网及3座加压泵站已建设完成。但是看着近期没有进度,村民们急了。“大家心里没底啊。”
接访桌前,气氛严肃而务实。霞浦县城投公司、霞浦县水投公司、北壁乡人民政府、北壁乡下歧村、特邀律师等围坐发言,问题症结被一一剖析:电力卡壳?施工衔接不畅?解题思路在讨论中逐渐清晰。
“城投和水投公司按天排出工期表,水利部门核查合理性和可行性,要又快又好推进工程。”张永宁现场拍板,定下提速基调。
北壁乡党委书记林彦伶补充道:“我们会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在村里公示进度,大家一起监督。”
听到答复后,林栋表示:“没白来一趟,村民离喝上自来水的希望更近了。”
一群人的急难愁盼要管,一个人的无助困难也要顾。另一位来访群众来自牙城镇后洋村,一进门受伤畸形的手腕就引起关注。原来雷日松在2021年海域务工时突发意外,船上的缆绳绞断的不只是雷日松的手腕,还有一家人的经济来源。法院判决雇主赔偿68万余元,但对方以“无财产”为由拒不执行。出院即负债,年迈的母亲、腿疾的妻子、即将上小学的抱养女儿……生活的重担几乎将他压垮。“希望政府帮帮我……”他声音低沉,眉头紧锁。
“可以纳入低保户。”民政干部说。
“乡里有教育促进会,可以提供教育金。”乡镇负责人补充。
“也许可以通过‘信访+保险’机制,争取一笔资金。”信访部门提出方案。
“小孩是抱养的,核实小孩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办理上户口和上学。”公安干警承诺。
……
多部门现场“头脑风暴”,在政策框架内为雷日松拼凑着希望的拼图。
“必须抓紧落实,该给的补助一定要到位,小孩上学也不能耽误。”接访领导的总结斩钉截铁。
“没想到大家为我想了许多办法,我非常感谢,日子总算是有些希望了。”雷日松舒展眉头走出接访室,步履似乎也轻快了些。
当天,5间接访室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群众,群众带着“心愿清单”而来,揣着答案满意离开。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50批81人次,当场明确答复解决诉求17件,其余33件要求责任部门限期办好,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霞浦是“四下基层”制度的重要发源地,特别是信访接待下基层的首发地。近年来,宁德市始终坚持“把心贴近人民”工作理念,持续健全完善“信访接待下基层”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事项化解质效,注重将短期问题解决和长期发展相结合,推动问题化解向“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转变。2024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2632批5427人次,化解信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165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