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沿着环海的“爱情公路”,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网红渔村”渔井村,沉浸式感受这座滨海渔村的独特魅力。
漫步在蜿蜒的沿海栈道,倚坐在网红咖啡屋的窗前,驻足于村庄的特色打卡点,处处都能看到游客们兴致勃勃的身影。随着快门声与浪涛声应和,渔村的诗意景致被定格成一张张美好画面,欢声笑语回荡在渔村的每个角落。
渔井村静卧在福鼎东南沿海的臂弯里,与“海上明珠”嵛山岛隔水相望,拥有“一礁三井六崖弄九熔脉”的奇特景观。曾经,这里是一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渔村,海岸线鲜有访客,村民们守着一张渔网、一片养殖区,在风浪中讨生活,艰辛且收入不稳定。
“过去的渔井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欠佳,年轻人纷纷外出。”渔井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本严感慨道。变化始于2016年,乘着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小渔村华丽转身:浪花拍打的礁石旁建起了观景栈道,渔家旧物改造成艺术装置,石厝老屋变身文艺民宿,街巷里飘出咖啡香与海鲜味,创意彩绘、夜景提升、绿色景观等项目紧跟而上,渔家乐等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打响渔旅品牌。
发展蓝图在山海间铺展,渔井村的蜕变如潮涌不息。村两委进一步牵头组建旅游发展项目工作组,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收储闲置石厝进行统一规划与改造,引导村民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
岸线弯道处,一栋“梦海澜庭”民宿正在加速装修中,民宿老板林加法正在忙碌着进行收尾工作。
“村里旅游发展了,把我们也带上了。”林加法介绍,家中世代以海谋生,这些年,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他也动了心思,筹资120多万元把自家石厝推翻重建改造成了面海民宿,整理出客房7间,预计在近期开放运营。
在渔井村,还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梦海澜庭”民宿边上有一栋网红咖啡屋——“在发呆”,负责人是山西“95后”姑娘尧尧。
今年3月,拥有咖啡制作专长的她,被渔井村的独特魅力吸引而来,加入了“在发呆”咖啡屋。在这里,她每天伴着海浪声工作,与繁花为邻,让原本平淡的工作日变得充满诗意与惊喜。“福鼎的美,渔井的静,都让我深深着迷。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我特别享受这种生活。”尧尧言语间满是对渔井的喜爱与眷恋。
一个月前,来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茨竹坝村的党总支书记张全红通过“兴边头雁”工程,来到渔井村交流“取经”。
在这里,张全红积极参与村两委日常事务,并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前往福鼎赤溪、柏洋等地进行走访调研,广泛积累各地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像渔井村通过渔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目前,我们茨竹坝村正在打造康养产业,和渔井村有很多共通之处,希望通过交流学习,实现经验的‘双向流动’和发展愿景的‘同频共振’。”张全红说。
据统计,过去一年,渔井村累计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6万元,已成为当地熠熠生辉的“网红渔村”。
下一步,渔井村将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并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让渔井村成为游客心中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提高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