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7日报道(本网记者 潘月容)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宁德霞浦的碧海蓝天与风光旖旎的滩涂之间,一把剪刀游走于红纸之上,刻画出独属于霞浦的山海记忆——霞浦剪纸。
千年镂空的记忆
早在唐末王审知率部入闽时,随着百姓的迁徙流动,古老的剪纸技艺与霞浦风俗人情相融合,其以单色剪纸为主,线条拙朴浑厚,题材涵盖渔耕劳作、神话故事、畲族图腾,既是农耕文明的朴素缩影,也是海洋文化的诗意表达。2013年,霞浦剪纸入选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成为“霞浦古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剪纸工坊内学生剪纸作品。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剪纸的纹样中,鱼跃龙门的灵动、凤凰展翅的华美、渔舟唱晚的闲适,无不诉说着山海交融的独特审美。据《霞浦县志》记载"清东社游萼园先生之后游宝德善剪纸,叠纸四重高寸长三之,不描稿其上,随主人作人物、仙灵、花果、禽虫,但见剪锋屈曲,须臾而花样成,不混不所,群呼‘剪纸德’”。流传在民间有句谚语:“年瞑兜,剪纸阿妹家家走”。足见霞浦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苏敏在田野调查时搜集剪纸传统纹样。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霞浦剪纸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畲、汉剪纸两部分,与日常习俗息息相关,至今还保存有熏样制作工艺和神秘的巫术剪纸技艺。
霞浦汉族剪纸以阴剪为主、阳剪为辅,风格古朴而不单调,造型浑厚而不凝滞,拙中带巧,平中带奇;除神话故事、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外,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更为常见。汉族剪纸的种类以其在民风民俗中的应用来命名,有窗花、礼花、喜花、盘花、寿花、服饰花、艺花、冥花等。
霞浦剪纸与民风民俗结合的剪纸作品。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畲族剪纸简洁素雅,多以图案化内容为主,有本民族的图腾与崇拜,有用于婚嫁的门花窗花,有畲族刺绣的底样,也有远古巫道的法术剪纸。而半月里剪纸更为奇特,这项半月里畲族人世代相承的手工技艺,已流传了二百多年,其特别之处在于手剪不使用剪刀剪纸,而是以手代“剪”,撕出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福。
剪刀舞者的孤影
霞浦剪纸这项技艺曾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祭祀、日常往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剪纸艺人都已离世,优秀作品保存甚少,且基本没有传承人延续技艺。霞浦剪纸面临着传承人断层的局面、技艺传承衰退的困境,直到以宁德市级非遗传承人苏敏为代表的新一代匠人挺身而出,她说,要有责任和担当,让古老技艺重焕生机。
苏敏与剪纸的缘分,始于儿时的耳濡目染。在她的记忆中,外祖母和母亲总是坐在窗前,专注地用剪刀裁剪着红纸,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图案便呈现在眼前。那些灵动的花鸟、吉祥的纹样,那些纹样背后有趣的故事和传说,深深吸引着年幼的苏敏,此后她便跟随着母亲学习剪纸。
在剪纸工坊内,苏敏给对剪纸感兴趣的群众传授霞浦剪纸知识。受访者 供图
在霞浦第一中学剪纸艺术工坊内,展陈着来自百年前的剪纸绣样,小巧精致。这是苏敏近十年来深入霞浦多个乡镇村落走访老艺人,通过数据统计、电话采访、跟踪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对霞浦剪纸进行田野考察,梳理出霞浦剪纸的传承谱系,并抢救性收集了5百多件濒临失传的老剪纸作品、熏样、花样本及底稿,填补了霞浦剪纸系统性研究的空白。这些泛黄的图样不仅是技艺的载体,更隐藏着霞浦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祈愿。
霞浦一中剪纸工坊内展示的百年剪纸绣样。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苏敏在整理田野调查搜集来的剪纸纹样。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面对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苏敏构建了“校园+社区+乡村”的多维传承网络。自2017年起,她在霞浦一中开设剪纸工坊,将非遗融入美育课程,几年来共有3名学生入选省级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2名学生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优秀奖,13名学生作品入选省级展览,工坊更被评为“省级优秀民间剪纸示范基地”。
苏敏在霞浦一中剪纸工坊内向大家展示剪纸技艺。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剪纸课程。受访者 供图
为培养更多的本土剪纸传承人,苏敏通过人社、文宣、霞浦一中、“妇女微家”等平台在全县范围开展授艺活动,每年累计授课多达350节以上,培育数百名剪纸爱好者。学员从在校学生到家庭主妇再到退休教师,剪纸成为连接代际的文化纽带。
剪刀未尽的轨迹
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苏敏也遇到了不少困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愿意学习剪纸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此外,剪纸创作耗时较长,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一些人对从事剪纸行业望而却步。面对这些困难,苏敏并没有退缩。
近十年来苏敏深入霞浦多个乡镇村落走访老艺人搜集剪纸样式,调查霞浦剪纸的历史渊源。受访者 供图
“霞浦民间剪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苏敏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剪纸艺术的价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和创新的队伍中来。
如今,在苏敏的努力下,霞浦剪纸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近年来她的作品屡屡入选国家、省级专业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省、市级等专业机构收藏,荣获首批宁德工匠、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市级品牌妇女微家领衔人等殊荣,但她依然保持着对剪纸的那份初心,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未来,将继续致力于霞浦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的剪纸人才,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霞浦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谈及未来对于霞浦剪纸的传承发展,苏敏肯定道。
一把剪刀,游走于历史与当下,勾勒出霞浦人对山海的深情。在这片山海之间,每一张红纸都是文化的信使,承载着悠悠岁月,奔向更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