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市高林南区幼儿园东宅分园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成长仪式。萌娃们身披红马甲化身"志愿先锋",将幼儿园变成社会认知的启蒙课堂。从绿植养护到爱心快递,从图书修补到生命守护,五支特色志愿小队如春笋破土,用童真实践诠释着"爱于心 美于行"的教育真谛。这场持续整个学期的志愿行动,正生动演绎着该园"生活即教育,行动即成长"的育人哲学。
志愿行动变身"成长课堂"
在充满童趣的园区里,每个角落都跃动着教育的智慧。走廊变身"爱心快递驿站",萌娃们手持自制的卡通运单,用滑板车、小拖车穿梭各班派送包裹,在角色扮演中建构起责任意识;二楼转角处的图书修补站里,孩子们专注地抚平褶皱书页,独创出"透明铠甲"保护法,让破损绘本重获新生;被褥护卫队的"大力士"们研发叠被妙招,发明出趣味搬运口诀,在合作中解锁劳动智慧。
特别设立的"生命关怀角"成为情感教育现场,孩子们为兔子设计三居室小窝,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在照料中理解生命的珍贵。园长苏婷婷指着正在记录植物生长日记的护绿小队说:"当孩子为绿植制作名牌,他们收获的不只是观察力,更是对自然的敬畏。"
小行动里的大智慧
"志愿活动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把钥匙。"园长苏婷婷解密背后的教育密码。在快递驿站,孩子们自发设计出"订单核对三步法",将数学认知融入实践;图书修补站里,萌娃们创新出"修补秘籍"手绘本,用图画记录经验传承;清扫先锋队发明"杂物分类歌",把环保意识编进童谣传唱。
童心里种下向善的种子
这场持续整个学期的志愿行动,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当小班弟弟紧搂修复如新的绘本欢呼,当兔子在五星级小窝欢快蹦跳,孩子们第一次触摸到"被需要"的幸福。家长惊喜发现,那个曾经丢三落四的"小迷糊",如今成了班级快递系统的"活地图";总爱争抢玩具的"小霸王",在协作运被褥中学会了等待与分享。
从护绿小铲的轻轻挥动,到修补胶带的细细粘贴,东宅分园将志愿精神化作可感可知的成长体验。正如苏婷婷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看见自己的力量。"这些穿着红马甲的小小身影,正在润物无声的实践中,让爱的种子破土成林,让担当的嫩芽舒展成荫。这座充满温情的幼儿园,正用最生动的课程诠释着:向善的童心,就是照亮未来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