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名单!宁德12个空间上榜,你都去过了吗?
2025-03-21 07:05 文旅宁德




3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指导,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名录正式出炉,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的149座城市、10个自治州共计2212个空间参赛,经过专家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产生“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20个、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100个、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155个、网络人气奖43个、年度十佳设计师/机构奖10个、优秀运营奖15个、优秀组织奖14个。其中宁德获奖的有——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1个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公共阅读空间”2个:先锋厦地水田书店、南山书屋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美丽乡村文化空间”2个:东角村乡村公交等候空间、乡野艺校;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基层文化空间”1个:楮坪乡烽火西竹岔红色教育基地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公共阅读空间”1个:古田县图书馆最美空间;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文博艺术空间”1个:西浦乡村美术馆;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跨界文化空间”1个:海边书·咖啡诗空间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美丽乡村文化空间4个:47树艺术空间、白玉稻田公社、七步镇后洋村多肉庭院书屋、一溪云公众空间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屏南县屏城乡厦地村 120号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是南京先锋书店的第四家乡村书局,位于屏南县厦地村北面山谷的田野中,自2019年9月正式开业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者来到这里,已成为屏南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地标。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仿佛天然地从水田中央生长出来一样,自然、朴实,与山野、稻田和谐守望,完美融合,重点打造了包括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民俗工艺、乡建人物及乡建案例研究在内的乡建专题图书,专门搜集了有关农耕文明、乡学教育、书院私塾以及乡土写作的耕读主题图书,还广泛搜集了八闽文化、闽东风情、屏南历史地理相关的福建和屏南图书并设立了专柜。先锋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把人文活动的推广经验和优质资源带到屏南,邀请中外诗人、作家、艺术家、文化学者、音乐人、电影人来到屏南,在水田书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场场文化盛宴。同时,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也是一个重要的乡村建设研习实践基地,为参与乡村古民居改造、古村落保护,乡村生态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关注乡村建设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实施乡村文旅融合项目的负责人,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学习的平台,黄汉民、邱建生、程美信、赖国平、李玉祥、张书岩、华黎、周芬芳等一批学者、乡建工作者、摄影师、资深民宿专家、建筑师、艺术家参与其中,该书店已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实践分享平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屏南县屏城乡厦地村120号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南山书屋

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南山书屋

图源|马小花



南山书屋位于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该书屋秉承着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为宗旨,打造了一方村里的公共阅读空间。书屋具有500余本各类书籍,并还在不断添置中,有阅读座位20余个,全天开放。每周一读书日活动长期举办,周一到书屋读书,免费提供饮品。每月举办一次读书分享活动,邀请新老村民和游客共同参与。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国内外艺术类交流活动,探讨艺术,语言等。





东角村乡村公交等候空间

福鼎市嵛山镇东角村村口



东角村乡村公交等候空间位于福鼎市嵛山岛东角村村口,是一个新建的乡村公交站亭。东角村是“中国最美十大岛屿”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嵛山岛的一个传统渔村,捕鱼为业的村民和前来体验渔村文化的游客交织,形成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空间通过静态的内部展廊和动态的自然景观引入两个维度,方便村民和游客的日常使用的同时,为他们在候车过程中提供休憩、观景以及文化展示作用。内部展廊,展示当地民众的摄影、绘画、民间艺术等作品,预告重要活动和信息。空间通过各种视觉化的转译和视线引导,将海边的风、山上的石、扬起的渔网和对岸的灯塔这些富有渔村特色的场景引入在空间中,成为动态的渔村文化体验场地。



乡野艺校

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128号

图源|毛华磊



乡野艺校位于屏南县前汾溪村,是一处集艺术教育、文化交流和社区发展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意空间。它由三栋经过精心改造的古民居组成,每栋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功能,形成了一个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工作生态。开放式公共与教学空间(1号楼),作为村庄的文化活动中心,这栋楼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满灵感的艺术创作场所。其二层露台的设计,增加了社交互动的可能性,是举办露天活动的理想地点。展示与会议空间(2号楼),是一个开放给艺术家和文化团体的展示平台,促进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同时也承担了公众教育的任务。二楼的会议空间则成为创新思维碰撞的地方,能够满足各种规模的会议、工作坊及课程教学需求。办公与阅读空间(3号楼),一楼的办公室支持着团队的日常运营。而二楼的大梦悦读空间则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共享平台。它集合图书借阅、轻餐饮以及文创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旨在通过书籍传播文化和美学理念,并通过地方特色餐饮推广本地文化。此外,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工作坊和读书会,以激发社区活力。





楮坪乡烽火西竹岔红色教育基地

柘荣县楮坪乡洪坑村



楮坪乡烽火西竹岔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柘荣县楮坪乡洪坑村,为纪念“西竹岔战斗”、传承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建设有“西竹岔战斗”遗址展示馆、西竹岔战斗文化广场以及西竹岔战斗遗址等,成立文创工作室设计烽仔、火娃漫画形象,衍生书签、钥匙扣、徽章等27余种文创产品。同时,在“西竹岔战斗”遗址周围,建立“土楼”风格的红色旅游开发区,开设可容纳百人的红色文化课堂,增设国家安全教育展厅,配套民宿,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在基地内,不仅可以品尝地方风味美食,观赏陕北风格“土楼”美景,体验云间驿站、云端露营,还可以在周边实地参观西竹岔战场旧址、西竹岔战斗纪念碑等。




古田县图书馆最美空间

古田县城西路188号



古田县图书馆最美空间于2023年9月23日正式开放,是一座集图书借阅、活动、休憩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建筑的外形似“种子”,与“把种子埋入土壤,将知识传给后人”的古田“金翼文化”意象相合。地上主体四层,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8584平方米,设计阅览座位1000个。设有自助借阅区、少儿阅览区、视障阅览室、展览区、古籍和地方文献展阅厅、读者休闲交流区等十五大功能区。一层以少儿阅览区为主,在门厅处以“书山进阶,广阔天地”这一设计理念,采用厚重的石材墙面,中央阶梯拾级而上,二层则以山为造型,象征书山有路勤为径,读者可以就近取书,沿阶而坐。二、三层为阅览区、特藏阅览室等,四层是成人图书及阅览区。目前,拥有纸质文献、视听文献、电子书刊等资源35万册,实行节假日周末照常开放,以方便读者借阅。充分利用电子阅读瀑布流、朗读亭等设施为读者提供数字化阅读。自投入使用以来,优美的场馆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公共场所的免费开放,吸引群众前来借阅和参加各项读书活动,文化氛围活跃,引流效果明显,日接待读者500人次以上。




西浦乡村美术馆

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西平路84号



西浦乡村美术馆(原名闽东北民俗博物馆)坐落于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是福建省首家集展览、教育、交流、服务为一体的乡村公益美术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多个展厅、工作室和休闲空间。美术馆不仅致力于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提升公众艺术素养,还积极推广本土优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美术馆还通过公共教育活动和艺术家驻留计划等,丰富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西浦乡村美术馆的建成,是寿宁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艺术乡村的重要举措之一。




海边书·咖啡诗空间

霞浦县东海1号观光道丹湾观景平台



海边书·咖啡诗空间坐落在霞浦县东海1号观光道丹湾观景平台,是霞浦文旅融合的一张崭新名片。空间以“闽东诗群”核心诗人叶玉琳诗集《海边书》命名,旨在诗歌文化和海岸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营造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诗空间,是霞浦第一家结合海岸风光,呈现霞浦诗歌文化,传播诗意生活美学的“诗空间”。在这里,咖啡的香醇与诗歌的韵味交织,海岸的辽阔与阅读的宁静共存。空间内设有咖啡诗空间与海岸公共阅读空间,让游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能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感受那份独特的诗意生活美学。海边书·咖啡诗空间,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也为往来游客提供了一个阅读、诗歌创作、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




47树艺术空间

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215号



47树艺术空间位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面积1500平方米,是集合了画廊、音乐、茶室、咖啡、书屋、啤酒、西餐、住宿于一体的艺术空间,开设有油画、原创音乐、第四代手冲咖啡、手作IPA啤酒等公益教学活动,以“栖居于艺术”表达了艺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空间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此艺术空间在建筑设计和建造初始保留了建筑用地上的47棵树,不仅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尊重,自然于人的呵护。



白玉稻田公社

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运动员公寓1号楼



白玉稻田公社(书屋)位于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稻田中央,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是一栋两层建筑,内有自然图书馆、自然教育科普墙、自然手作体验坊及免费自习室、投影会议厅等设备,是乡村儿童阅读学习的天地。公社结合周边70亩的水稻种植,以及水稻、其他200种粮食种子、周围的动植物生态标本展示等内容,研发水稻研学课程和亲子自然教育课程,形成适合学生团体的研学基地和亲子家庭教育的实践基地。公社藏书6000余册,涉及童书、文学、自然、哲学心理、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百科等不同类目,免费开放,供村民、研学团队、游客等阅读。公社以稻谷文化为核心亮点,衍生发展“水稻的一生”研学课程、自然教育课程、文旅服务等,近年来吸引了大批的研学团队,有效促进了村庄文旅发展,提高村财收入。自2023年6月开放以来,公社已接待超过8000名游客、学生等,与研学机构、自然教育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等合作开展了20场以上讲座沙龙、活动等。



七步镇后洋村多肉庭院书屋

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



七步镇后洋村多肉庭院书屋占地35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是一处集多肉展示、休闲休憩、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美丽庭院。书屋外围是古老土墙、泥瓦木门,书屋内绿树掩映,栽种有50多种品种的多肉,配备休闲书吧。置身其中,可在书香瀚海中滤除浮躁心态,还可以感受围炉煮茶的诗意,品四溢茶香,话百味人生。书屋多次开展读书会与研学活动,其中举办的《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交流会暨“三进林场”35周年联学研学活动,通过原文原句诵读、座谈交流、参观研讨等方式把学习宣传和联学研学相结合,在周宁县掀起了学习宣传《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热潮。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研学活动及丰富的手工、食育课程,如“多肉黏土”“中秋冰皮月饼”“中秋灯笼”等,此外还设计了“食育工坊”“陶艺工坊”“豆腐工坊”“多肉庭院”“竹艺工坊”等以研学为主题的特色庭院经济。后期计划增加茶歇、咖啡吧等功能,真正做到让“美丽庭院”既赏心悦目又增收实用,不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溪云公众空间

屏南县棠口镇利民新村15号



一溪云公众空间坐落在屏南县棠口镇利民新村,面溪靠山,是一家融合生态溪景民宿、多功能商务区、儿童活动区、屏南传统文化展示体验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众空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1栋老厂房和3栋新建筑组成,老旧结合,是目前屏南县室内外面积最大的综合体,设有民宿区、阳光餐厅、多功能厅,书吧、茶室、棋牌室,户外草坪、儿童娱乐区等, 可满足住宿、餐饮、娱乐、团建、研学、会议、庆典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可为客人提供一系列的定制化服务和活动,如围炉煮茶、草坪音乐会、露营体验、婚庆约拍、篝火趴、烟火表演、茶艺体验、古装体验、亲子体验课程等活动。2022年10月,获评福建省文联“文艺两新”实践聚集地。2022年11月,入选屏南县影视拍摄基地。





以上12家公共文化空间

你打卡过那几家?

欢迎评论区留照分享~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