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屏南版“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儿!
2024-11-01 09:09 文旅宁德



LOOK

屏南三折叠

怎么折都有面!







图源|(左)谢舒婷/摄 (中)陈皓/摄 (右)屏南县文体旅局供图



“‘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

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火出圈

当“三折叠”遇上宁德屏南

会折出什么样的“火花”?


第1折


秋景

屏南县

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山城小县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拥有神秘独特的自然景观

和各美其美的传统古村落


鸳鸯溪景区

图源|屏南县文体旅局供图

图源|白水洋鸳鸯溪

图源|白水洋鸳鸯溪

图源|白水洋鸳鸯溪


鸳鸯溪景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集山、水、林、瀑于一体,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秋日的鸳鸯溪景区,山峦叠金,飞瀑如练,鸟群嬉戏。漫步其中,如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焰般燃烧,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活泼好动的猕猴在树枝间嬉戏玩耍、蹦跳打闹,一对对鸳鸯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弋、嬉戏。



仙山牧场

图源|邱仰左/摄

图源|邱仰左/摄


仙山牧场,海拔941~1472米,场部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3℃,常年流水的山涧有20多条,素有"花溪"之称。山上云雾天气多,牧草丰茂,被誉为“北方少有、南方仅有”的高山牧场。芦苇荡,秋草黄,暮秋好风光,簇拥摇曳的芦苇,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字里行间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仙山牧场写成一封梦幻的情诗,寄给远方的你~



龙潭村

图源|陈小倩/摄

图源|吴亚玲/摄


龙潭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村中保留大量的古村落建筑群以及国家非遗四平戏和省非遗黄酒酿造技艺。村内目前有公益画室和酒博物馆、戏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秋日的龙潭村,古色古香的建筑加上柿子的点缀,随便一拍都是美图!



四坪村

图源|周小丙/摄(已获授权,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图源|邱灵 供图(已获授权,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四坪村与龙潭村相隔四公里,是中国传统村落和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一幢幢特色古民居依山而建,青石铺路、叠石流水,古韵悠悠。尤其在深秋时节,土墙黛瓦间,红艳动人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染红了山野,引发一波“赏柿”热潮。近几年,小毛驴四坪农园、爱故乡驿站、大树学堂、星空营地、爱故乡书吧、四坪公益艺术教育中心、南山音乐吧、平讲戏研习所等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四坪村成为广大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



郑山村

图源|李锐/摄

图源|李锐/摄


郑山村地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处,毗邻鸳鸯溪景区。该村境内风景秀丽、峰峦叠嶂,拥有牛鼻洞、八卦亭遗址以及古老的银杏王树等景观。每到秋末冬初,619岁的银杏王树,将郑山村装点成了诗意的金色世界,田野和银杏树辉映成趣,闻名十里八乡。




第2折


非遗

屏南是宁德市非遗大县

拥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6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1

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四平戏

省级非遗项目7

双溪元宵灯会

……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万安桥|图源:央视号


屏南县,至今留存古代木拱廊桥13座。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这一技艺传承延续已历1000多年历史。2008年6月7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平戏

图源|陈皓/摄


屏南四平戏,源于明代弋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四平戏自明后叶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15代,历今400多年。屏南四平戏保存了较多的明代南戏、弋阳腔的唱腔曲调,行当角色保持明南戏“今优伶辈大率八人为朋”的体制及“九角”体制,以生、旦、净、末、丑、贴生、贴旦、夫、外等“九角”。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0月22日,屏南四平戏《夺图奇缘》亮相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的视听盛宴。



双溪元宵灯会

图源|白水洋鸳鸯溪景区


北宋年间,屏南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由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祈福、靖姑斩蛇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如今形式多样的民俗闹元宵活动。自明代以来双溪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清初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庙等踩街活动,元宵灯会更是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2007年8月28日,屏南双溪元宵灯会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3折


药膳

屏南县
温暖湿润的原始山林
孕育着1000多种野生药材
其中有400多种为人所用

以草药入食,药食同源
是屏南人滋养生命的智慧

来尝尝已有千年历史的屏南药膳吧~


三草炖鹅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春季好养肝,《黄帝内经》说,肛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鹅肉甘甜,关门草清肝,日日有解毒,山韭菜正当时令,配伍起来,就是屏南人最朴实无华的春季食养菜,三草炖鹅。



败酱草小肠汤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败酱草又称山苦荬、苦菜,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福建多地都喜欢吃这个降火,而在屏南,败酱草和小肠成了夏季里绝佳的搭档。小肠和败酱草,屏南人认为这两味都属于寒性, 山野间常见的败酱草,只需简单煮汤,就有利于在夏天解毒利尿清热。



牡蒿蒸嫩鸭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秋牡蒿是菊科蒿属植物牡蒿,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别录》:“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鸭子具有补益气阴,和胃消食;解毒敛疮;祛风通络之功效。秋天最适合吃鸭肉,配合牡蒿时令对,食材配。



酒糟芋头面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在屏南人的药膳食谱中,芋头能健脾补虚,散结解毒酒糟能活血止痛,温中散寒,这两味都属于药食同源,做成酒糟芋头面,就是冬季好食补,搭配其他食材自然有其他功用,但单纯的酒糟芋头面,清雅纯粹,更能感觉屏南人以食养理念和创造力,对天然食材表达的敬意。



寒草粉干

图源|屏南县文体旅局供图


寒草粉干的制作方法是先熬煮包括白马兰、水芝菜、铁棱角、夏枯草等多味具有清热驱寒功效的青草药植物汤汁,再加入已煮好的粉干以及鱿鱼、肉丝、香葱、芹菜等多种配料烹煮而成的地方特色小吃。可清热消暑、治头痛风寒。


石仙桃清蒸鳤鱼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清明粿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




诗意山水,浪漫屏南

Ta可不止这三面

还有更多面等着你来发现~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