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省级典型案例!宁德1地入选→
2023-12-17 07:35 文旅宁德


12月14日,福建省文旅厅公布2023福建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名单,宁德市“鲤鱼溪:护鱼文化与旅游融合尽显景区魅力”成功入选


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不仅有四季花海、千亩荷塘,满溪五彩鲤鱼,还拥有传承800多年爱鱼、护鱼、敬鱼的文明乡风和人鱼同乐的神奇故事。近年来,周宁县依托鲤鱼溪景区及古村落核心区老屋、民宅,布设鲤鱼文化非遗馆、博物馆、鲤鱼溪孝道馆、书画院等场馆,引入黄浦“北路戏”“方言评书”等非遗技艺,进一步彰显了鲤鱼溪的文化魅力。提炼“鲤鱼文化”核心元素,创立了契合“鲤鱼”主题的“周宁有鲤”的城市形象IP和“鲤乡福境·云端周宁”文旅品牌,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鲤鱼文化之乡”。

鲤鱼溪景区航拍|魏孙亮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1

“生态”为本,守护“鲤乡福境”历史风貌


护好“原生态”,留住“古韵乡愁”。编制《周宁县鲤鱼溪景区及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明确景区开发边界。加大投资,实施鲤鱼溪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明清古街修复工程等“四个一批”项目40个,全面整治鲤鱼溪水系、交通及环境,最大限度恢复鲤鱼溪原生态面貌。建成鱼祭广场、鱼祭坛、鲤鱼溪慢行道,慎重开展增殖放流,最大限度恢复鲤鱼溪原生态面貌。

注入文化“新元素”,演绎“鲤乡风华”。由县管委会负责,统一租用核心区老屋、民宅34座,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原则完成整修。以文化展示为重点,布设鲤鱼文化非遗馆、博物馆、鲤鱼溪孝道馆、书画院等场馆,引入非遗当中的黄浦“北路戏”“方言评书”等非遗技艺,以及高山云雾茶炭培工艺、花园茶画工艺展示等内容,提升景区的文化魅力,打造景区核心吸引力。

构建“外循环”,串联“云端盛景”。拓展景区空间,在鲤鱼溪下游建成千亩荷塘、四季花海等景观,配套荷塘光影秀,打造唯美夜景。景区与周边千亩高优农业园、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仙风山国家森林公园,并与上洋、吴山底、东升、吴厝、端源等6个村落串联,形成集人文风光、农业采摘、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鲤鱼溪风景区”。


鲤鱼溪古民居|魏孙亮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2

“文态”为魂,延续“人鱼情笃”记忆传承


以“鲤”为“题”,回溯“人鱼相约”记忆。组织专家学者围绕鲤鱼文化研究会,围绕保护和传承鲤鱼文化开展深度研究,编辑出版《鲤鱼文化研究》《八百春秋鲤鱼溪》等书籍。建成鲤鱼文化博物馆,收集展出鲤鱼挂饰摆件、鲤鱼图案彩碟、鲤鱼陶制品、窑制品以及周宁传统鲤鱼剪纸、木雕建筑构件等各类文物60余件,生动展示浦源村护鱼十三方略等独具周宁特色的鲤鱼文化传承发展历程。

以“文”为“媒”,讲述“人鱼相谐”故事。以“鲤鱼文化”为内核,支持鼓励文艺精品创作,丰富展陈载体。《奇妙的鲤鱼溪》《人鱼和谐千年颂》两篇文章分别入选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福建省小学地方课程教科书四年级下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的报告文学《周宁有“鲤”》在《人民文学》刊登。相继出版《鲤鱼溪诗词选》《鲤鱼溪诗词文化》《鲤鱼溪八百春秋》等专著,创作风光宣传片《人鱼同乐》《走进周宁山水》、歌曲《人鱼情》,配合央视《走遍中国》节目完成《人鱼奇缘》专题片拍摄,《鲤鱼溪畔》杂志累计出刊28期。

以“礼”为“核”,延续“人鱼相亲”传承。以“三个世界唯一”为核心,多形式延续记忆传承。成立鲤鱼溪民俗保护协会,配齐人员、设备,常态化开展鱼祭礼俗展演,确保传统礼俗活态传承。挖掘鱼祭礼俗、护鱼武术等,拓展展陈平台。2005年,鲤鱼溪护鱼习俗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鲤鱼溪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塚、鱼葬、鱼祭文)申请年代最久的鲤鱼溪、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通过。

鲤鱼溪人鱼同乐|魏孙亮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3

“业态”为重,探索“文旅互彰”发展道路


立足“高站位”,聚力打造新品牌。着眼打造“中国鲤鱼文化之乡”,提炼“鲤鱼文化”核心元素,创立“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结合周宁“生态”特质,推出契合“鲤鱼”主题的文旅品牌“鲤乡福境·云端周宁”文旅品牌,统筹引领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围绕“引人气”,创新推介新形象。将“周宁有鲤”有机融入各类宣传活动,举办大型摄影赛、诗歌朗诵、文学采风创作等活动,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扩大“周宁有鲤”品牌效应。

着眼“延链条”,集中培育新业态。明确鲤鱼溪景区“花鲤小镇”发展定位,引入文创团队、精品民宿、精品酒店等企业,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元素。改造旅游公厕、停车场,配套智慧旅游票务系统、监控及广播系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通过举办高山土豆节、购物节、后备箱旅游生活季、全国康养大会、省级自行车赛事等大型活动带动消费。邀请非遗团队进场表演,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和产品,并在全国融媒体公众号、视频号上宣传周宁各级非遗产品。

用数据展示文旅经济发展成就。在老街及旅游集散中心等地增加布置种种业态,通过康养大会、夜经济等各种活动创收近十亿。

鲤鱼溪夜景|魏孙亮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影子

审核:周俊因

监审:雷雯


免责声明

请输入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在相关帖子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