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宁德
标题图
申遗成功一周年!看我们宁德茶→
2023-12-01 08:29 文旅宁德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起源于中华大地,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农时期。历经岁月涤荡,茶生活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日常起居。



2022年11月29日,在摩洛哥王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宣布,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包括了福建省的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茶领域中,都不可或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循着茶香,探探茶乡。





福鼎白茶历史悠久,早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就有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明代田艺蘅《煮泉水品》认为:“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现代白茶工艺盛于清代福鼎,清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成尤以鸿雪洞为最。”福鼎白茶制作不炒不揉,文火足干,以适度的自然氧化,而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成品茶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创新白茶中有新工艺白茶。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初制和精制。其初制技艺主要是晾青、萎凋、轻揉捻、并筛、烘焙;精制工艺流程为拣剔、拼配、烘焙、装箱。其中,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是将萎凋叶置于晾青架上进行,期间不能翻动。复式萎凋则是将萎凋叶置于日光下进行光照天然加温萎凋,而后又进行人工加温方式萎凋,形成独一无二的萎凋方式。加温萎凋是采用管道加温、萎凋槽加温、电能加温进行室内控温萎凋。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发源于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麓的坦洋村,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得益于坦洋村群山环抱,一水中流,高山绕云,茶树的生长自然得天独厚,一度成为当时欧洲皇室贵族所青睐的下午茶。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加工和精制加工两部分。初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制成红毛茶,毛茶再经过初抖、平筛、撩筛、捞筛、复抖、紧门、毛选、复选、清风即“三平、三抖、三选”,以及风选、拣剔、复火、拼配匀堆等精制工序,最终形成成品茶,故坦洋有俗语“茶叶做到老、筛路学不了”。



精制加工是制作坦洋工夫茶的关键工艺,经吊筛、平筛、抖筛、撩筛、风扇、跳筛、簸扬、拣剔、拼和、焙火等十道工序,“抖、筛、撩、扇、漂、簸”是核心工艺。制成的坦洋工夫茶具有“色艳香浓,鲜纯清甘”的品质。




福建省目前与茶相关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个,先后认定48名传统制茶技艺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的“一带一路”,福建茶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镀上了非遗的荣光,飘香千年的闽茶将扬帆再起航。




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编辑:影子

审核:周俊因

监审:雷雯


免责声明

请输入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在相关帖子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