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柳明格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日前,宁德蕉城金蛇头美丽渔村获省文旅厅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自2022年11月“焕颜新生”,金蛇头有了“文创渔村”的新名,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驻足赏玩。
然而网络上对它的历史记载寥寥无几,也鲜少人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金蛇头过往也许低调,但从不是籍籍无名,尘蒙岁月里有一时无两的繁华景象,也有艰苦卓绝的拼搏故事。
流金岁月,难忘旧忆
图|柳明格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早从宋朝起,蕉城的先民就开始在此筑堤建坝,可惜堤坝命运多舛,多次毁于汹涌大潮之中,“水田毗连数十里,湖堤环带”的风光终成惊鸿一瞥。
通过1954年美国人绘制的地图,我们会发现,金蛇头彼时依旧还未与蕉城陆路联通。然而作为宁德的第一码头,往昔这里承载着海盐、茶叶等宁德众多制造产品外销,是宁德重要的海上货运要道。
1954年的宁德(今蕉城)老地图|图源:宁德市广播电视台
1965年6月,300多名归国华侨花费6年时间,在物资及其匮乏、劳动工具传统而落后的条件下,凭借战天胜地的愚公精神艰难施工,移山填海、筑堤围塘,终将一条高1.75米,长2493米的海堤筑成,为宁德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源|宁德市广播电视台
图源|宁德市广播电视台
这座无名的历史丰碑作为海水涨退的镇海锁屏,守护了金蛇头60年,其25孔水闸和4孔闸从此将金蛇山与蕉城贵岐山紧紧相连。
九孔新闸|李庆如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2017年11月,25孔水闸被拆除重新改建,换上新时代容颜,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蕉城先民们艰苦奋斗的历史仍应被铭记。
新时焕颜,潮流酷玩
图|柳明格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如今的金蛇头村,已然成为宁德青年的潮玩集中地,汇聚了从各地归来的青年创业者,在此开辟了一个新潮有趣、好吃好玩的文创渔村。
图|小红书@林瑾(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大黄鱼文化馆|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风和日丽是金蛇头最好的装扮,海天一线间,远山如黛,动车从轨道缓慢穿越,由着海风捎来远方的邀约,而此时的你我则似鸥鹭静驻,享受这一刻岁月静好,等待渔舟唱晚闪耀碎片的时光。
图|黄翠丽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鲜亮的穿搭最适合搭配金蛇头的文创彩绘墙和造景,随拍都是时尚网红气质;也可以到大黄鱼文化馆通过AR互动,聆听“国鱼”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闻到咖啡“十里”飘香,可以在禅意茶空间围炉品茗、闲眺海湾。
图|小红书@球球~(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大黄鱼文化馆|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电线杆打酒站|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十里咖啡|章小导 摄
金蛇头是蕉城的夜主场,梦幻迷离的水上灯光秀定期在周末晚上八点到九点与游客相见,各类公益演出、青春歌舞赛事也在这里不定期上演。
图|阮传龙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图|阮传龙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山珍海味、时尚精酿小食,也能在这里被发现,每家门店仿若一个秀场,中式简约温婉、新式欧美俏皮,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有不同风格的美食、装造写真出片。
在码头|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畲华一隅小鲜酒馆|牧姑娘 摄(已获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啡你不可 日咖夜酒|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若是听闻古音悠扬、见到汉服同袍悠然炸街,也不必惊讶,在时尚新潮的文创村落里,隐藏着的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夜间也会敞开大门,迎接传统文化爱好者登门造访。
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晓梦、阮传龙 摄
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晓梦 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你眼中的金蛇头是怎样的?
在留言区写下你赞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