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
标题图
漳州多措并举治理共享电单车停放“顽疾”——停车不“任性” 文明更“归位”
2023-08-31 16:49 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在漳州市区九龙大道辅路上的共享电单车停放区,市民在扫码取车。 记者 李林 摄

共享电单车为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不少便利,但随意骑行、违规停放等情况不少,给交通秩序管理带来挑战。如何引导市民文明使用共享电单车,成为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

针对这道“必答题”,去年以来漳州市全力加强共享电单车管理,科学规划打通文明出行微循环,强化引领市民文明停车新风尚,让共享电单车“行出便捷路、停出文明路”。

“点”上发力

构建文明出行微循环

“我家到公交车站还有将近两公里路程,自从楼下设置了共享电单车站点,骑车过去很方便,公交站旁就可以还车。”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共享电单车实行统一管理后,自己骑共享电单车和乘公交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既环保又省钱。

2022年4月底以来,漳州市公开向市民征集主城区共享电单车停放点,在市国资委、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的有力推动下,征集汇总500余条群众意见,以满足群众绿色出行需求为标准,在主城区范围内共配套建设共享电单车停放点1017个,并计划于今年内再新增站点300个。停放站点设置深入公交站台50米覆盖半径范围、重要公建场所、大型商超、院校、景点、居住区、工业园等,串联起公交站点、小微路段,实现“家门口、屋檐下”无缝对接低碳出行,有效解决统一管理前主城区9家企业4000余个共享电单车服务点各自为营的混乱问题。

对共享电单车的停放进行科学布点,不仅让群众行动更加灵活轻便,能够自由穿梭在城市的“毛细血管”中,也真正打通了主城区文明交通的绿色微循环。通过健全城市“两轮公交”慢行体系,促进城市公交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出行愿望。

“量”上统筹

守住文明运营关键点

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公共交通协会、上海大交通数据研究中心等行业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一座城市中,共享电单车用户与投放数量的比例控制在(20-30):1为合理区间。按照该比例,漳州市主城区实际所需共享电单车数量应在3.3万辆左右。然而截至2022年5月底,漳州市主城区共享电单车总数量却达到5万辆,投放数量远超需求。

去年以来,在主管部门引导之下,漳州市达达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并运营漳州市公共电单车序化管理平台,用统一标准管理全市的共享电单车运营。由主管部门规定投放总量,符合条件的车企按照配额投放共享电单车,每辆车的独立车架号、独立中控蓝牙编码和独立数码共享牌照都必须进行匹配,实行共享电单车的“一车一码一牌”。此外,公共电单车监管平台运营方还在智能驿站设置“嗅探”设备,不间断采集跟踪在营车辆,实时监测违规投放情况,对市场投放总量进行精准控制。

目前,漳州市主城区入驻共享电单车车企共10家,平台报备车辆数12418辆,实际投放12216辆,自统一平台管理运行以来未出现违规投放问题,各共享电单车经营企业也有了合规的身份,主城区大街小巷更是基本告别共享电单车“车”横遍野乱象,市民通行更加高效。

“圈”出秩序

引领文明停放新风尚

细心的市民不难观察到,在新设置的共享电单车停放点,除了标志性的黄色停车框,还多出了一些“圆点”。这些“圆点”就是入地式道钉。凭借更高精度蓝牙技术识别,道钉成为一道隐形的“停车桩”,连成一段实体“围栏”。用户只有将共享电单车规范摆放在黄色标线的实体电子围栏内才能完成锁车,随意停放将无法还车锁车。停车监测技术迭代升级后,道钉不仅解决了用户停车难的问题,也“圈”出了街道文明新秩序。

在公共电单车管理平台上,主管部门监测人员还可以随时监控车辆违停情况,并向相关车企派发工单,要求车企半小时内处理违停。与此同时,监管平台还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协助成立共享电单车文明劝导支队,持续对共享电单车不文明停放行为进行劝导。多措并举之下,违停率已大幅下降,“一个围栏管住乱”的项目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车企的经营成本也随之大幅下降,车辆随意占道、乱停乱放的困扰得到解决。井然有序停放的共享电单车成为漳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新亮点。(记者 黄天航)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