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东洋溪流域】东洋溪流域的古文明考略
2023-02-21 17:06 生态周宁

在闽东地区民间广泛流传一句古话:“宁德好西乡、福安好穆阳、寿宁好南阳、周宁好东洋。”其中的“好东洋”指的就是东洋溪流域。

东洋溪流域具体范围指的是以狮子岗为中心,由东面的奇仙岗,南面的外仙岗、里仙岗,西面的诸保仙岗,北面的企石仙岗、麒麟仙岗以及四周连绵不断的山峦所围成的水流向内的盆地,形似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东洋三十六村”,简称“东洋村”或“东洋”,俗称“环山里”。


图片
李洪元 摄


东洋溪流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其时北方中原大地已进入青铜时代,而作为发展较晚的南方则还属于新石器时代,周宁及东洋溪流域出土的印纹硬陶、磨制石器可谓生动的见证。从这时开始,史前人类即在东洋溪流域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开启了史前历史的篇章。调查发现,周宁现存商周时期古人类活动的聚落遗址就有27处,报国家文物数据库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有177处,其中近半数出自东洋溪流域,这些无疑都是周宁及东洋溪流域悠久历史的有力佐证。

通过漫长岁月的筚路蓝缕艰辛开拓,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大体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碑刻等不可移动文物和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字画等可移动文物,按时间跨度来说,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长达三四千年。透过历史的沧桑巨变,除了尚未发现周代之后至隋代的文化遗存,其他时代东洋溪流域的文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东洋溪流域的聚落遗址及耕地、村落的形成




东洋溪流域聚落遗址群,主要分布在城关、浦源、端源、萌源的山间小盆地约34平方公里范围内,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下的多个山岗上。东起城关月亮山以南约200米的钵兰府山遗址;向西有浦源的松旁亭后山遗址、大桥头的杨关塞遗址、龟背岗遗址、仙人脚印山遗址、葫芦口遗址、葫芦山遗址;向北有上洋的一爿山遗址、端源的后门山兜遗址、萌底的橄榄山遗址;向东有石马潭的岔头岗遗址、瑞龙观遗址,呈环绕状分布。


图片

侯颖 摄


从聚落遗址分布图及这一区域内各聚落遗址的海拔高度看,通过考古地层学的原理推测,在3500—4000年前东洋溪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应呈季节性的自然湖泊或沼泽地地貌。如位于这一盆地中央位置的洋庄村后门山、坂头村后门山、安后村后门山都具备向阳、临水、相对高度低于30米等地貌特征,适合于古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条件。由此推测位于中央的几个山岗在当时应是各自独立的湖心岛。这一区域的地层由上而下基本是填土层或耕植层、泥碳层、细沙层、鹅卵石层、原始土层。在多个勘测点的鹅卵石层的水平高度基本略呈西高东低,细沙层和鹅卵石层又是河床的基本构层,由此推断当时位于这一湖泊东面的河床十分开阔。此后历经数千年河床的梳理以及人为的改造,形成了现在东洋溪两岸的耕地和村落。


东洋溪流域的文明进程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山高林密与官府管辖不力的状况下,东洋溪流域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据考古调查发现,东洋溪流域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在东洋溪流域先后发现了以印纹硬陶、磨制石器为文化特征的史前人类聚落遗址。物考古专家经鉴定,认为其具有古代百越系民族的考古学文化特征,它同属于长13第一章流域考略史海钩沉江中下游的几何印纹硬陶文化,证明了至迟在三四千年前东洋溪流域已有先民活动。


图片

手工制硋 刘涓 摄


隋代,中原氏族已进入东洋里边境的咸村(原属宁德县)。隋朝隆公之子黄鞠于大业十年(614)携眷入闽,先避居宁德,后迁入咸村。次年,与开发石桥的朱福“易地而居”。朱福在咸村、霍童一带被尊为土主。农历二月初一是朱福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霍童的村民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将朱福的神位迎请到霍童过生日,这一习俗承传了一千多年,演变成为霍童二月初一的灯会,被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五代时期,中原氏族和中原文化在东洋溪流域已占有一定的地位。


图片

古银矿矿洞 汤志涛 摄


宋元时期,东洋里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进步。境内丰富的银矿、铝矿以及瓷土、林木、水力的资源,引来大批浙江、江西的矿工和制瓷艺人。早在北宋时期,八蒲村就有开采铝矿,在郭洋村开采银矿,矿址在距郭洋村一里许的银坑村。到了南宋时期,银矿的开采逐渐转向芹溪村一带,明清时期已延伸到官司村一带。这一时期制瓷业也有重要发展,硋窑村的宋瓷窑遗址分布面积达 4.5平方公里,是闽东地区至今发现的最大宋代瓷窑遗址,可见当时所生产的瓷器远越当地的消费能力,说明其产品主要是用于外销。灵鹫寺、兴福寺、方广寺、灵峰寺、五丈溪桥、龙住院石梁桥等都兴建于这一时期。


图片
后垅廊桥 李洪元 摄


明清时期,新建的宗祠、家庙遍布“东洋村”,以家族聚居而建的大型民居随处可见。其他文物古迹也十分丰富,如始建于明代的寺院、道观、公共民俗建筑、礼制建筑等遍及“东洋村”。东洋里木构建筑的最高成就当属木拱廊屋桥。尤其秀坑村的张氏家族,是闽浙两省最负盛名的木拱廊桥营造世家,所承建的木拱廊桥遍及闽东、闽北及浙江的泰顺、庆元、景宁、龙泉等地。当地民间信仰文化也颇有特色,如起源于宋代,传说中除日安民、治病救人、斩妖除魔的林公信仰文化,在东洋溪流域地区就很有影响。


东洋溪流域的姓氏源流




东洋溪流域人类活动历时悠久。根据一些古迹、古地名查证及家族谱牒查阅,最早迁居境内的是钱、吴、刘、李、汤、萧、薛等姓。继后有周、郑、叶、谢、林、陈、杨、高、钟、雷、张、李、魏、潘、黄、章、夏、连等姓迁入。多数姓氏的先人原籍河南,于唐代入闽,在福州、宁德、福安等地居住,后相继迁至境内定居。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大,迁入姓氏逐渐增加。境内主要姓氏简介如下:

钱姓:宋仁宗年间(1023—1063),钱氏先祖由福州南台迁至东洋钱吴岭下茶弯。

吴姓: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吴仁部由浙江省庆元县举溪村迁白岩过岭(今浦源龙鹫院),宋开宝五年(972),舍田地建灵鹫寺,后迁墩头(端源)、儒源(今吴山底),端拱二年(989)再迁南源(今南庄)。其裔孙开镇于清道光间迁挪坑。

刘姓: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刘赫茂、赫盛兄弟由宁德白鹤岭迁住东洋龙爪滩。其孙刘延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迁洋尾。裔孙彦超、彦英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再由洋尾迁洋庄、横林。


图片
李氏后裔“三年一贡”祭祖活动 叶晓晖 摄


李姓:唐昭宗皇帝之子岳王李景,唐之后避乱入闽,开基六峰(今李墩),嗣后子孙分居李墩、仕本、王宿地、坂头、紫云等地。宋咸平年间(998—1003),岳王裔孙盛九由李墩迁坂头。清道光年间,裔孙麟规再迁下新厝、金钟等村。

萧姓:唐末,萧姓先祖由福州乌山迁宁德白鹤岭尾辗转到东洋墺底(今狮城县委党校附近萧墺底),后迁竹柄居住,宋元祐二年(1087)迁至萌源。

周姓:宋乾德三年(965),周导由三山(福州)迁宁德,宋孝宗、宁宗时(1163—1224),周鼎(亨中)任光泽县尉期满后迁周墩(狮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周贵四、周言八兄弟从周墩迁西坑。后周贵四于明成化二年(1466)迁源头(今东升村)。

郑姓:唐末,郑氏先祖由河南光州固始随王潮入闽,先后徒居福州、宁德宋嘉定二年(1209),郑尚从宁德九都谷口(后称福首,今八都福口)迁至浦源;郑人储从谷口迁八都钢镜,其曾孙郑大从铜镜迁至紫云数载,于元延祐三年(1316),携眷迁江源定居。


图片

谢劲松 摄

叶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叶傑七从政和县镇前乡涤头梨坪迁入端源定居。蛇楼叶姓,清道光年间由寿宁县含溪迁入。

张姓:南宋末年(约 1277),张开元从屏南甘棠迁麻岭葭池坪数载,再迁上洋村定居。明宣德十年(1435),张允八从寿宁县盘石村(今大石)迁下进登村居住。

陈姓:瓮窑陈姓,清初由李墩东山村迁入。梅山陈姓,清康熙九年(1670),陈日略由郭洋迁梅山(牛山)。陈厝底陈姓,明嘉靖十六年(1537)由贵溪司徒岭下迁贡川,清代再由贡川迁狮城。洋中厝陈姓,清咸丰十一年(1861)由上杭15第一章流域考略史海钩沉迁入。乾隆十一年(1746),陈文潘从贡川迁至紫云里村等地定居。

谢姓:宋景德年间(1004—1007),谢大郎由宁德樟溴迁杉溪(仙溪)上岙,宋末迁下岙,其裔孙分迁福安首洋纯池乡溪尾村等地。

林姓:元大德十年(1306),林兆三由宁德宝童嗣贤(霍童兴贤)迁东洋山后(安后)。

高姓:明末由长乐龙门迁屏南,清康熙九年由屏南迁梅山定居。

杨姓:清雍正年间(1723—1735)由清流迁入。其中杨孙忠、杨孙作兄弟原住下炉后迁虎冈;杨联旦、联万、联学原住后坂(下坂),乾隆时迁洋庄。

王姓:清乾隆四年(1739),由福安穆阳桂林迁入。

钟姓(畲族):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福安磺溪迁陈家山。

雷姓(畲族):陈家山雷姓,清道光二年(1822)由福安穆阳迁入 ; 苎园坪雷姓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由福安桦垄头迁入。


东洋溪流域周边文化的影响




东洋溪流域的发展与周边地区开发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福建地区开发有几个特点:时间上,唐代之前初步开发,唐、五代开始大规模开发,宋元时成为全国发达地区,明清仍继续发展。区域上,开发从内陆开始到沿海,又从沿海再到内陆。地形上,从沿河谷先开发再到山地丘陵开发。

闽东地区(福州)和闽北地区(建州)开发较早,东汉时设有侯官、建安、南平等县。这两个区域一直对周宁有着重要的影响。侯官地区在晋时分设温麻县,治址一说在霞浦境内,唐时称长溪,五代时长溪又分出宁德,宋代又分出福安,清雍正时设霞浦县,乾隆间霞浦又分出福鼎县。宁德、福安、霞浦历史上属福州管辖。后来划归宁德地区的古田(唐代设县)和屏南(清代设县)原来一直隶属福州。闽北地区在东汉、三国、晋时有多个县的设置,数量超过闽东地区。南北朝至五代设置变化小。宋至清有一定发展。政和县宋时设置,明代又分出寿宁县,寿宁于清雍正时划入福宁府。周宁宋时属宁德县东洋里,明宣德间建麻岭巡检司堡,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周墩行县(亦称东洋行县),清雍正时移宁德县丞驻此。清代东洋里含有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共 150 多个村,以现在的狮城、浦源、七步、李墩、礼门为主。1935 年设周墩特种区,1945 年设周宁县。咸村、玛坑,原属宁德县,1948 年划归周宁。泗桥、纯池原属寿宁县,1955 年划归周宁。


图片

汤志涛 摄


东洋里往福州路方向有三条主要路径。其一,经仙溪桥、七步岭、黄土坪、八蒲、樟源至咸村,由此通往宁德、福州;其二,由仙溪桥、七步岭、黄土坪、梨坪、牛岭头至福安、霞浦;其三,往屏南的两条线路:一条由李墩、贡川、礼门至屏南,另条由李墩、际会、下荐至屏南。东洋里往建州路方向,亦有三条主要路径。其一,由浦源、源头、官司、竹篙岭至政和西门村而往建瓯;其二,西出过石马桥、麻岭到泗桥(寿宁界)、三秀桥至政和界;其三,石马桥往北经萌源、龙亭、灵鹫桥、莲地,即到纯池,当时属寿宁界。

“东洋村”南面、东面接近宁德、福安,区域内咸村、玛坑原属宁德县,直接受宁德、福安两地影响外,来自霞浦、古田以及福州的影响既深且久。西面接政和、北接寿宁,泗桥、纯池原属寿宁,来自闽北的影响不可忽略。实际上咸村区域的文化原属宁德,代表来自福州的影响。泗桥、纯池的文化原属寿宁,代表来自建州的影响。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