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这片“文化之海”,何以唱响“海洋诗歌”?
2022-11-01 10:50 文旅宁德

图片

图片

她曾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素有“闽浙要冲”“海滨邹鲁”之誉

她拥有闽东现存最早的文化遗存

——黄瓜山贝丘遗址

千年文明积淀

赋予了她丰厚多元的文化底蕴

成了“闽东诗群”的核心力量

……

她的名字,叫霞浦

图片

东壁紫菜田|霞浦县文体旅局

首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暨新时代海洋诗歌论坛,即将在霞浦县举办。届时,主办方将邀请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学者到宁德霞浦,围绕“诗歌海岸·蓝色霞浦”主题,特别是“闽东诗群”海洋诗歌创作特点及时代意义展开研讨交流,挖掘霞浦深厚的海洋文化,推动新时代海洋诗歌繁荣发展,进一步弘扬“闽东之光”。

图片

花竹|陈伏容

何以霞浦?

海洋诗歌为何选择了她?

让我们一起领略这流芳的文脉——

向海而生

铸就千年文明积淀

4000年前的远古时代,南岛语族的祖先们在这里向海而生,又从这里出发,向大海深处远航,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三国永安年间,东吴政权设立温麻船屯,温麻船屯所造“温麻五会”“青桐大船”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首开闽东海洋文化之先河。

图片

东海1号风景道|霞浦县文体旅局

千年文明积淀,赋予霞浦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意味。霞浦是福建省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最曲折、浅海滩涂最广、岛屿最多的沿海县份,2.89万平方公里的蔚蓝色海域里,505公里海岸线逶迤绵延,104万亩滩涂铺展富饶,411个岛屿似点点星光,61公里深水岸线举世少有。在这里,霞浦人民创造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并留下了众多的海洋文化遗存。

图片

下尾岛|陈伟

“八闽第一古刹”建善寺,一代高僧灵祐在此祝发出家;大京古堡,明代抗倭要地,为我国现存最长的石构海疆城堡;赤岸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驱——空海入唐求法登陆之地;朱熹流寓讲学,赤岸名人辈出,名噪古今。

图片

大京古堡|霞浦县文体旅局

古往今来,在这一方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爱国诗人谢翱、理学明贤林湜、文苑精英林嵩、易学大师黄寿祺以及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中国第一代现代派女画家丘堤、畲族歌王钟学吉等先贤名流。儒家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霞浦畲族小说歌的发展、妈祖信俗等民俗文化的繁荣,形成了霞浦兼容开放的精神品格和丰厚多元的文化底蕴。

图片

半月里|曹家勇

因海成名

打造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之窗

潮起潮落沧海桑田,塑造出如梦似幻的滩涂画卷……要说中国最美的滩涂,非霞浦滩涂莫属。这儿享有“中国最美的滩涂”之美誉,被《数码摄影》杂志评为“摄影人必去的十大风光摄影圣地”之首位。

图片

诗刊社

2008年,霞浦摄影师郑德雄“我心中的那片海”滩涂摄影系列作品,荣获第七届台湾“郎静山摄影纪念奖”国际摄影大赛最高奖。自此,中国及世界各地摄影爱好者纷纷把镜头对准霞浦美丽的海岸,一幅幅水墨画般的霞浦滩涂摄影作品不断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国家地理》等专业杂志上刊登。

图片

诗刊社

近年来,霞浦滩涂风光摄影作品相继随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登上腾讯QQ登录窗“画卷中国”,入选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美丽中国”邮票系列以及春晚片头画面。2016年,里约奥运会宣传广告片,霞浦沙江S湾海景呈现其中。霞浦的海上日出更是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曾多次直播三沙花竹海上日出的美景。霞浦已成为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摄影旅游的首选地。

图片

丰收进行曲|谢书秋

为促进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彰显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文化先行”的重大举措,同时为海内外摄影家搭建广阔的影艺展示平台,2007年以来,霞浦县人民政府联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等相关单位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国和国际摄影大赛,引起海内外摄影界广泛关注,摄影文化日益成为霞浦一张流光溢彩的文化名片。

图片

三沙东壁风光|郑德雄

以诗歌之名,传承海洋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汤养宗、叶玉琳、谢宜兴、刘伟雄为代表的霞浦诗人,以各自的才华和能力,为霞浦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优秀诗作,使之成为“闽东诗群”的核心力量。

首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暨新时代海洋诗歌论坛,将总结“海洋诗歌”特别是“闽东诗群”海洋诗歌创作经验,推动新时代海洋诗歌从诗意霞浦启航,走向更加广阔的“诗和远方”!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