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慧慧 文/供图
古城温泉民宿效果图
漳州古城至今仍保留了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是保存较完整的唐宋城池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资源,漳州古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如今它也将和丽江古城、乌镇等一批国内发展得较好的古城镇一样,立足本地特色,发展多样化的民宿业态。
经营许可难办 古城民宿发展遇阻
去年,邓先生在古城北京路租了近500平方米的民居,开了一家共有5间房的民宿,但经营不到一年时间,他就选择了退租转让,理由很简单,“因为不容易办证”。
邓先生口中的证,叫做“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只有具备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一系列标准要求和申办程序,才可办理民宿资质证件。“与其他经营业态许可证不同,通过民宿经营许可要求更为严格。”据古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古城民宿办证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由于古城内的房屋多为木质或砖木结构,且多为相连的一体式建筑,因此多数房屋间距小于消防规范要求,难以取得相应消防检查合格证。此外,承租方在开发民宿之前,还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房屋质量安全报告,设计施工单位需提供装修设计资质。”
外地游客在古城停留时间较短,也成为民宿业发展的限制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漳州古城主要吸引本地人气,旅行团在古城游玩时间大多为半天,之后就驱车前往周边县(区)住宿。对于自由行的游客,则一般选择漳州宾馆、佰翔酒店等古城附近酒店入住。
采访中,部分游客表示,相比于入住宾馆酒店,自己更愿意选择有地域特色的民宿。来自杭州的游客谢女士说:“入住漳州古城是了解这片土地的一把钥匙,只有生活其中,才能感受古城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文化的魅力。”
期盼政策出台 激发民宿经济活力
据了解,目前我市民宿行业规范管理办法暂未明确。部分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本地民宿业态发展的相关意见。
政策举措暂未落地,让部分有意“试水”民宿行业的投资者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在古城经营酒吧的林先生说,此前也曾想过在古城开一家民宿,“民宿是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兴业态,随着古城客流量日渐增加,必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林先生坦言,目前,我市对于民宿行业暂未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考虑到经营风险,也不敢贸然投资。“一家民宿至少投入上百万元,希望漳州能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为经营者保驾护航。”
今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民宿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放宽民宿市场准入、支持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引导民宿经营者创新特色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十个方面,促进民宿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提出,创新招商模式,积极引入高端开发运营主体,推进民宿发展提档升级。同时,引导民宿经营者加强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
随着民宿经济日渐兴盛,漳州古城也依托地方性特色,盘活旅游资源,规划了古城民宿业态全新发展视角。
日前,漳州文旅康养集团依托古城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着力打造温泉IP和精品酒店,融合周边建筑特点,打造一批具备古城特色的高质量温泉民宿,串联上下游休养、保养、疗养项目,衍生发展温泉小吃、洗浴产品等周边产业,集聚形成温泉民宿产业链条,做大古城“温泉+”产业,打响“古城温泉”招牌。投用后,将有力激发古城“夜经济”活力,推动夜生活繁荣。目前,三处温泉酒店主体已建设完成,进入外部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