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认领一亩田” 屏南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新机制
2022-05-19 16:54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

图片

5月18日上午,由中共屏南县委、屏南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粮食安全,我来种田——‘我在屏南有亩田’第一届插秧节”启幕。屏南县创新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认领“一亩田”活动,以“购米包地”的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唤醒闲置耕地,逐步改变偏远山区土地撂荒,村庄空心化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在长桥镇柏源村,伴随着“一抛秧苗,社稷呈祥,政通人和,二抛秧苗,细作精耕,万亩根生,三抛秧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颂唱,一捆捆秧苗抛入水田,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专家学者、机关干部、当地群众、新村民等纷纷卷起裤脚,跳入田中,体验插秧、摸田螺、捉泥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同样出现在下七房村、前汾溪村、四坪村等三个分会场。

图片

图片

2021年,屏南县发起“粮食安全屏南行动”,全县142名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带头认领1亩田种植水稻,认种田块为当年新种水稻田,重点支持撂荒地复垦及水旱轮作,并出台措施给予相应补助。认领人按每亩2500元的价格预付开垦与生产费用,并走进田间协调解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种耕地委托专业机构组织耕种,秋收后,统一按每亩400公斤干谷标准回馈认种者。

今年,“我在屏南有亩田”进一步升级为2.0版本,共认领水田2423亩,其中,县内党员干部、工会组织等认领1062亩,县外个人、社会团体认领1361亩。认领热潮带来土地复垦热潮,带动种粮面积进一步提高。柏源村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苏光华告诉记者,合作社复垦村里近千亩梯田,将种植红米、紫米等,社员人均预计增加收入2-3万元。

沉睡的土地被唤醒,如何让这些土地发挥最大的价值?屏南县进一步完善从认领到配送各环节流程。各乡镇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展各类春耕、秋收田趣体验活动,让全社会群众重温农耕生活,提高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宁德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也纷纷参与认领“一亩田”活动,并积极参加此次插秧节。宁德市党史方志室王筠说:“我们单位结合这次插秧节还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第一次插秧,觉得很新奇,但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种田的辛苦,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

不负好时节,人人种粮忙,每到节假日,党员干部携带一家老小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生活;屏南县组织各中小学校师生前往“一亩田”开展研学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粮食安全教育;各乡镇结合认领“一亩田”活动,因地制宜策划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寿山乡白凌村稻田民宿吸引四方宾朋,屏城乡南湾村稻田摄影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熙岭乡四坪村与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开展研学体验。屏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肖枫说:“新经济、新业态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村民、新农民更是带来农业生产新技术,无人机、互联网、AI人工智能在各个乡村大展身手。”

图片

“好彭友”“白晓洋”等屏南品牌大米每斤卖到十几块至二十块钱,极大推动了种粮农民增收,也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2021年以来,撂荒地复垦4788亩,补充耕地386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