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国庆|绿水青山间不可错过的古村落
2021-09-29 17:37 游在蕉城

悠长的假日临近

也迎来了【慢时光】的句号

趁这个假期

在刚诞生的美好秋日里

选择一个

或者贪心点all in又何妨

亲自走一走

蕉城24个中国传统古村落

点击图片可获取更多村落记忆

闽坑

图片

吴宁俊

“前堂高峰倒水塘,玉带环腰西流水,下洋前庄旗山舞,溪塔雄狮水口把”。闽坑村位于八都镇西北4.1公里处,原名“银坑”,因村内山涧流水银白色而得名,民国初期音衍为今名“闽坑”。村落四面环山,南侧主峰龙岗山为“睡龙”,北侧山峦起伏,脉络分明,东侧傍“卧狮”,西侧傍“下山虎”。

图片

易哥

水漈村古时为水漈里,位于蕉城区八都镇西北侧1.6公里,建村已有700多年。村庄与热闹相伴,又静守着自己的岁月,在过往的时光里,慢慢雕刻着楼墙砖瓦、雕刻着树木、雕刻着古寺古迹,保有着今日褪色中的一份完整。

斗帽

图片

斗帽村位于蕉城区三都镇东南向。临奇石,观沧海,沐山色,探幽洞是斗姆景区不可错过的四大赏点,除了螺壳岩,北斗星母、斗姥迷宫、犀牛望月等景为形胜。金鼠跳崖、状元帽金元宝、 螺壳岩、鸳鸯交颈、母子石、黄鱼朝天、伸龟石等象形石惟妙惟肖,造化神奇。

猴盾

图片

猴盾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镇东北13公里,原名“狮盾村”,因村庄后山形似两只对望的狮子而得名,后因村名由本地话发音较为不雅,恰当时村内后山有猴群出没,便改名“猴盾”。猴盾是闽东为数不多的纯畲族聚居村,村内的畲族文化气息依旧浓郁,保留着畲族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富有价值的畲族文化遗产。

官岭

图片

官岭村位于赤溪镇东北部。这里溪水潺潺,民居顺河而造。据说官岭村曾出五代同堂,也出过较多大小官员,皇上赐旨凡文武百官必须下轿下马,故名官岭。

后溪

图片

后溪村,古称燕窝里,是三县交界的边陲古村。这里静卧着十余幢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古民居。

外表

图片

郑仙辉

倚着闽东母亲河-霍童溪的外表,既有桂林山水的灵秀,又有江南小镇的古韵,山色水韵,风光迷人。林氏“佰二间”是它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清光绪年间的房屋历经百年岁月,依旧身姿绰约,雕梁画栋间艺术尽显。

凤桥

图片

易哥

凤桥村,位于霍童镇区西北方,霍童溪畔。古时的凤桥村旁有两座桥梁(凤凰桥、鹳桥),村子又恰处于两桥中间,故名凤桥村。

代都

图片

富代都村(即代都村),据传建村至今600年,是阮姓人家聚居的小山村。富代都村子不大,位于高岗山南麓,沿着山坡,近十座古民居错落分布,村子周边小丘护卫,村前的九曲山中九条山涧曲折流过。

洋头

图片

洋头村三面环山,一面向洋,且处于洋之头,故名。绿水青山间散布着的一栋栋农家小院,乡邻爽朗的笑声四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平淡孕育着洋头古朴沧桑而又耐人寻味的美。

芹后

图片

芹后村,位于蕉城区石后乡西南部。因以前村里野芹菜遍地,迁居时大厅建在野芹菜地后,而得名芹后。

夏村

图片

天马行空

夏村,距赤溪镇西南2.5公里,雁乐溪东侧。相传古时建村时正值炎炎夏日,故名,亦有下村之称。村落形成于唐朝年间,由中原迁入闽南一带,后至周宁县礼门乡守洞村数年,最终迁徙至夏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吴峰

图片

风行者fuzhou

吴峰村,坐落于洪口乡西北部,因深处蕉城、屏南、周宁三县交界的高山小盆地,成为水路时代宁德通往邻县屏南、周宁重要的茶盐古道,还素有“一声鸡鸣,三县皆闻”的说法。村落依山而建,面田而居,带水绕村。其肇始于宋末元初,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黄柏

图片

宋元时期,黄柏村家家户户几乎都利用毛竹生产黄柏纸,而黄柏纸大多用于书法、绘画而名贵,故黄柏村因黄柏纸而得名。

石桥

图片

石桥村,是中华民间开凿隧道水利工程第一人“黄鞠”的故里,其始建于唐开元12年(公元724年),至今己有近1300年历史,保留有隋、唐、明、清的建筑风格。

叶厝

图片

叶厝村位于蕉城区城南镇莲峰山区,是离城南镇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也是莲峰诸村中最大的古村落。始建于宋朝初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因村民为叶姓,故名叶厝。

邑坂

图片

数百年前,邑坂村民们将房屋建筑与自然风貌巧妙结合,造就出邑坂独特的八卦村落。依山傍水,弄口条条相通,邑坂把生活精雕细琢地安置在天地间。洞天草本园,这片古树林立、草药繁多的森林便是邑坂生活的见证。

梅鹤

图片

陈言波

梅鹤村,位于虎贝镇的西北部,原名石堂,开基于宋初,俗称“石堂三十六村”。又因村民大部分姓林,因此又称“石堂林厝”。

文峰

图片

文峰村,原名石堂黄厝。据《宁德县志》记载:“石堂在明、清时期为宁德县青田乡安远里二十都一图的钟山景与唐山景。”到了民国32年,石堂分为文峰与梅鹤两村。文峰这村名,从古遗先生韩信同石堂八景诗中的“文峰卓笔”而来。

贵村

图片

杨良辉

贵村原名“归村”,相传在隋唐时期就有人在此定居,元末明初时,由于交通原因,方圆的36个村落合并为一村,故名“归”。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中绿树成荫,古木参天。

赤溪

图片

赤溪村地处赤溪镇辖区内与南屏峰毗邻,是赤溪镇南大门,于1532年(明嘉靖十年)建村。这里临水依山而建,两条溪流在村口成曲尺形交汇,南阳路和坑头路各自沿着两条溪流排开,一幅“两巷两水间,家禽两岸欢”的美景。

桃源

图片

易哥

青草泥土的香气,轻盈缥缈的炊烟,庭院人家的喧闹,禽鸟嬉戏的吵嚷,这是桃源村平常生活的写照。一片风水林,三两平楼,四处瓦房,几乎就是这小村的全貌了。简朴热情,形容的便是这座隐在山野中的小村。

松岐

图片

在三都辽阔的大海之上,三都岛的西南沿海之角,静卧着一座海滨古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灰砖黛瓦,她的名字叫——松岐。因海埕生长有很多松树,又传说村东旧有九棵水松,故名。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