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城┃擦亮“底色”,提升“颜值”,
鼓西街道开启“硬核美颜”模式
为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提升辖区整体环境秩序
鼓西街道上下
凝心聚力、携手共进
深入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
开启“硬核美颜”
以实际行动共建共享
和谐宜居魅力新鼓西
扮靓“面子” 人人都是街区环境美容师
街居干部、志愿者们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用铲子、刷子、油漆,对附着在公益广告、小区墙体、沿街变电箱表面的乱喷、乱写、乱贴小广告进行重点清理。
开锁、办证、疏通下水道······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牛皮癣”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其中包含的一系列虚假信息还可能导致一些居民上当受骗!大家想尽各种办法与“牛皮癣”作斗争,不给小广告留下一丝“生存空间”。
此外,大家还对楼道杂物堆放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整治。
“居民朋友们,小区的楼道不仅是我们行走的通道,也是公共消防安全通道,大家一定要注意,以后千万不要在楼道里堆放杂物。”近日,后县社区联合物业,组织志愿者对湖滨新城小区的楼道开展杂物清理行动。
湖滨新城是外来务工人员租住集中小区,由于空间有限,便将各类物品堆在了楼道内,这不仅影响小区环境卫生,给居民的进出带来不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将楼道堆物清理纳入重点整治范围。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志愿者提前对楼道内堆物进行了统计,提醒居民将自己需要的物品放置到家中,对要丢弃的杂物,社区将集中清理。
此次行动获得了居民们的理解与配合,“社区为咱们居民做了件实事,楼道这下可以清清爽爽的了!”社区书记表示,“清理楼道行动会持续展开,以后也会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确保楼道的干净整洁,还居民一个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迈好“步子” 积极加入“问题车辆”清整队
“问题车辆”整治是文明创城重要一环。小区门口、闹市周边、背街小巷“两车”乱停乱放,占据了人行便道,甚至占用了机动车道。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美化社区环境,给广大居民出行提供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和交通环境,近日,街道、社区干部、志愿者们对凌乱停放的“两车”进行规范整理,发现有占道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立刻清理,将清理的自行车,电动车规范码放在规定区域内。
陆庄社区、梦山社区、后县社区联合物业、回收公司,对社区内满身灰尘、轮胎干瘪、无法联系到车主且“趴窝”已久的“僵尸车”进行深入摸排、重点清理。
整治行动中,工作人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僵尸车停放公告”,传达其违规占用公共资源,给交通秩序和社区面貌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危害性,倡导居民遵章守纪、自觉履行道德文明义务。
居民们在了解“僵尸车”的危害后,纷纷对此次清理工作予以配合。一些居民还主动前来帮忙搭把手,“小区里停了许久的废弃车清理掉后,一下子感觉宽敞多了!”“僵尸车”拖离后,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好评、赞赏。
做实“里子” 争相化身文明实践播音员
鼓西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党员、社工、志愿者”为一体的“1+N”联动作用,广泛招募有志之士,进一步充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力量。
虽然是周末,街居干部、共建单位干部、热心居民还是选择放弃休假下沉社区,化身“红马甲”对辖区内“两车”乱停乱放、乱倒垃圾、不牵绳遛狗、乱贴乱画等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采取“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等形式,提高居民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鲜艳的“红马甲”不仅扮靓了城市容颜,也引领着社区文明之风。
灵活运用居民微信群、“幸福通”、宣传栏、喷绘、横幅、LED、彩色大屏等线上线下多种媒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餐桌公约”等公益宣传,营造“随处可见、随时可见”的浓厚氛围。
“一天的志愿者服务虽然身体感到十分疲惫,但是想到我为建设文明社会出了一份力量就感到很值得。”居民志愿者刘依把说。志愿者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奉献力量,让“志愿红”成为了文明鼓西最温暖的底色。
擦亮“底色”,提升“颜值”。下一步,鼓西街道将继续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落实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整改问题到位四个“到位”,着眼常态,注重长效,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街道环境卫生治理各项任务纳入到日常工作目标之中,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文明城区创建
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让我们共同
争当文明城区创建的“宣传员”
争当文明城区创建的“示范员”
争当文明城区创建的“监督员”
将文明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