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老墙,粗砺黑瓦,古祠堂连着古宅院,木栏杆绕上青石阶,处处古色古韵。一川水田,一泓清溪,古木参天,繁花似锦,时时山清水秀……这便是厦地村的真实写照。
厦地村位于福建省屏南县,东临甘棠乡,北与上凤溪村交界,古称二十二都八保华地境,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近年来,厦地村依托古村落资源,让沉寂已久的古村重新焕发生机,走出了一条文创助推乡村振兴新路。
厦地村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祠堂书院位于中央,房屋为徽派闽式梁柱建筑,多为夯土墙、木构楼,随势而建,错落有致。其祠堂庙宇、地方神祀、生活习俗等更是展现出一派中原文化景象。厦地村人杰地灵,一度文风昌盛,但随着历史变迁,厦地村日益衰败:人去村空,古厝萧条。
2015年始,厦地村秉承“还原性修复、保护性开发”的理念,对村落古建筑进行修复性保护。艺术批评家程美信还带领志愿者团队,融入文创思路,在厦地开展古村保护和活化利用实践,他认为厦地古村是具有淳朴与典雅、自然与人文、生动与肃穆的闽东传统村落。
程美信一行人对厦地村进行了有计划的抢救式修复,摸底统计厦地村60多个建筑。从2015年到2016年,整体修缮完好,卫生水电设施配备,可投入使用的建筑大概有19幢。总修复房屋占厦地古村总建筑的75%,占地面积达6千多平米。此外,他启动了艺术家驻村计划、电影公益培训基地、写生和摄影基地等各种文创项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推动文创产业在屏南落地生根。
昔时的残垣断壁、腐朽木雕、倒瓦倾柱……转身变成了茶楼、咖啡屋、农信书屋、影像馆、古村艺术画室等,2018年修缮塌陷古建3座、修缮民宿4座、环村栈道、观景廊桥、祠堂广场。
如今,村民栖居厦地,旅客纷至沓来,古村重焕生机。
厦地村有着屏南四大书乡之一的美称。据残缺不全的家谱手抄本记载,仅下房一房从清朝嘉庆年间至宣统元年这一百多年中,入国子监的太学生近80人,现存于村中的书院残墙断壁和祠堂前旗杆石,也见证着昔日厦地“儿孙活计于读耕”的风气。
去年9月份,南京先锋书店在福建省打造的第一个乡村书店——厦地水田书店正式开业,先锋书店与厦地村达成合作协议,开始着手打造以“学术、文化沙龙、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乡村水田书店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
这个建于一片水田之上的书店,播撒了闽东文化的种子,搭建起现代文明与传统村落的桥梁。先锋书店,是一处令人欣喜的地标,更是厦地村传统价值被充分挖掘的象征。
在厦地村,在先锋书店。背对斑驳土墙,正望漠漠水田,蛙鸣四起,蝉声盈树,指捻书卷香,身着烟火味,与这座活过来的古村同看云卷云舒、大好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