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福建屏南漈头村:鲤鱼溪跃,耕读传家
2021-05-08 10:28 海峡农业杂志社

清澈的鲤鱼溪绕村蜿蜒而过,颜色各异的鲤鱼游弋其中。沿溪而行,村中随处可见一座古厝,一段古墙,一条古巷。古戏台上传统闽剧唱着古韵,巷尾小童有板有眼练着拳法,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古祠堂、古楹联、古牌匾……无不古香古色,古意盎然。这里是千年古村漈头,810多户村民在此过着惬意的慢生活。

从屏南县城出发,沿屏宁二级公路驱车向东10多分钟,就到了棠口乡漈头村。踏着青石板的村道走进村子,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夹道而建。漈头的古民居在福建沿海民居的建筑风格中结合了徽式民居马头墙的建筑风格,并按照江南天井民居的格局,根据屏南的地理条件,利用山区的木材资源,创造了具有屏南特色的建筑景观。

古民居正门上方,往往可见悬挂的“文魁”“拔贡”等匾额。崇尚儒学的漈头人讲究耕读传家,名列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历代科举人士达200多人。有钱的人家就对房屋进行精雕细刻,将古代的历史典故刻入斗拱、雀替、枋托、梁托之中,用以教化儿孙。

在这些老宅中,以南洋路4号张氏老宅最为有名。该老宅建于清朝中期,现为“耕读文化大观园”。宅内收藏有各类古物、文物1万余件,从皇帝下的圣旨和钦赐匾额,到古代文人的文房四宝,再到农民干活用的各种器具和各类生活用品,成为当地的耕读文化博物馆。

鲤鱼溪是漈头村的一大景点,它的由来可追溯到清初。当时的村民喝的多是溪水,为防止外人投毒,就在溪里放养鲤鱼,并订制了村规民约,保护鲤鱼。这条穿村而过的鲤鱼溪长达1.5公里,两岸用石砌成一米多的小道,民居夹道而建。为提高旅游品质,2013年底,漈头村投入20万元对鲤鱼溪河道进行清理。如今,鲤鱼溪成为村中亮丽的一景,许多游客会向溪里投掷食物,吸引鲤鱼的注意力。那些鲤鱼时而相互争食,时而在溪中悠然自得,好一派人鱼同乐的惬意场景。

来到漈头村,一定别忘了来一碗漈头扁肉。漈头扁肉的制作工艺要求很高,其皮、馅都得按创始厨师特有配方进行调配,因此做出来的扁肉皮薄且滑,馅色鲜而揉韧,高汤卤汁特别清甜。据说在清朝凡是到屏南的知县都会特意去品尝漈头扁肉。香港《晨报》曾以“漈头云吞,滑进喉咙”形容漈头扁肉。

自古就为古闽交通要道的漈头,接纳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甚至是基督教文化。现今的漈头人也不封闭,只要你感兴趣,走进哪家看文物,主人定会面带从容笑意,搬出一样样被他们视为“传家宝”的东西,满足你的欲望,还会为你讲解。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