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1岁小伙小俊,因为头晕无力来到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是贫血。但小伙人高马大,怎么会贫血呢?
小俊说,大概3个月前,他开始有便血的情况,一直以为是吃得太上火,或是犯痔疮的缘故,没太在意。但这3个月来,便血的症状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同时,他的体重还降了10公斤。
医院急诊收治了小俊,检查显示,这个胖小伙不仅贫血,而且是重度贫血。医生判断,是长时间消化道出血造成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消化道出血呢?检查进一步深入,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的结肠内部“惨不忍睹”,初步判断是结肠癌。
小俊被迅速转到医院胃肠外科。没过多久,就被安排做了手术,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蒋祖福主刀,通过腹腔镜进行了右半结肠切除。他的主管医生、全程参与手术的副主任医师阮利斌说,这是他接触过的年龄最小的结肠癌患者:“以前碰到过25岁的,没想到现在00后也开始得肠癌了。”阮利斌和小俊沟通得知,他得肠癌并非偶然,而是跟生活习惯关系极大。
小俊的体重严重超标,就算是严重贫血体重下降了10公斤,仍然有110公斤。小俊自己说,平常的饮食比较放纵,喜欢喝饮料,喜欢吃夜宵,喜欢吃肉,特别喜欢吃烧烤,喝酒也是家常便饭。
“他觉得自己年轻,胡吃海塞放纵一下,身体拼一拼没关系,事实上这些对于肠道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结肠癌是一种跟‘吃’息息相关的癌症。年轻不是我们放纵自己的理由,吃的方面就算是年轻人也要有所节制。”阮利斌说。
阮利斌提醒,肠癌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而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以及吃太多加工肉类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黑便、大便带血,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经常腹痛,放屁增多等情况,建议来医院详细检查下,这些有可能是肠道病变发出的警告。”
延伸阅读:
年年体检,为什么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1.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
“很多人之所以没检测出癌症,是因为他们做的是普通健康体检,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此前,福建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林金宋主治医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常规健康体检侧重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主要目的是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但要早期发现癌症比较困难。
2.做的是“假体检”
“假体检”是指: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有抽了血标本后,根本不检测,将标本扔掉就直接出结果。还可能存在这些情况:
①医院把临床过时淘汰下来的设备用于体检;
②一些资质不够或者经验不足的医生签发体检报告;
③有的岗位是非医务人员来做医务人员的事。
3.选错体检部位或方法
①有可能是检查部位不对。比如你做了腹部彩超,但你患的癌却是乳腺癌。
②检测方法也很重要。比如在多数体检套餐中,检查肺癌的手段是X光片。但由于X光片分辨率、检出率低,最有效的应是低剂量螺旋CT。
4.用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除了基因,肿瘤的诱发还包括生活习惯、紫外线照射、化学药物刺激、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等因素。
“肿瘤只有5%具有遗传性,而95%都是散发的(非家族性)”福建省肿瘤医院免疫治疗中心主任陈誉认为,只有一些非常典型的、具有强烈遗传倾向的肿瘤,早期基因筛查才有一定的意义。
5.医疗技术问题
特别是B超,对于医师技术的要求很高。早期肿瘤有的非常小,肉眼难以发现,如果经验不足或检测匆忙,确实很可能被漏诊、误诊。
如何远离癌症?9种高发癌最全防癌筛查攻略,快收好!
1、 一级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蔬菜水果、限量红肉、多运动、戒烟(包括二手烟)、维持健康体重;限酒;限制不活动行为,如坐、躺、看电视手机等;限制加工肉类的摄入;选择全麦代替精炼谷类;积极防治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致癌感染。做好一级预防可以减少1/3-1/2癌症的发生。
2、二级预防:定期防癌体检筛查,尤其是患癌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治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