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
标题图
林泉深处党旗红 春暖花开振兴路——南平三楼村第一书记林春驻村工作侧记
2021-03-23 18:12 新福建

  “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村、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乡村后,三楼村再收获一项省级荣誉——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好开心!”2021年3月8日,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春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段话。

  对于数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山村而言,一项项省级荣誉的获得,背后凝聚了上至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至村两委和村民们的辛勤付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林春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好开心”三个字,虽平实,充分表达出了林春三年多付出心血终于获得认可的喜悦及欣慰之情。

  成绩固然喜人,其中的摸索和创业过程却充满艰辛。2017年底,根据省委组织部选派,福建医科大学的林春被派驻到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担任第一书记。三楼村位于延平区与建瓯、顺昌交界处,有“鸡鸣三县”之称,是延平区最偏远的一个村,也是省级贫困村、老区基点村。

  三楼村有梯田200余亩,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还有红河谷、千年古樟等景点,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往往都是“拍个照、留个影”就离开,产生不了经济效应。三楼村有竹林近1.1万亩,人均9.38亩,可以年产笋300吨,自古就是延平白笋干的集散地之一,然而因为运输不便,毛竹难卖笋也难卖,很多村民不愿意管理,毛竹山都抛荒了。

  摆在眼前的村情不容乐观,入村第一件事,林春先是和村两委一道,走村入户,了解一手情况。经过深入调研后悟出,关键在于找到制约三楼村发展的痛点、难点,找准“病灶”,对症下药,闯开路子。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

  作为下派第一书记,林春到任后,首先从党支部工作着手,从党建工作抓起。

  三楼村共有党员52名,2018年9月村两委顺利完成换届后,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理顺和摆正了村级组织关系,规范了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党员教育形式多样,党支部通过微信群发放相关教学资料自学与现场集中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及相关专题学习,并组织党员撰写心得、交流体会,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效性强。落实承诺践诺、党员示范岗等制度,引导党员亮出身份,展示党员先锋形象,在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林春通过“跑部门,请政策”,积极对接和争取相关项目,根据三楼村的特点,采取合理安排、逐步展开的策略,安排项目建设。2017年12月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帮扶单位的关心帮助下,三楼村共争取和对接项目资金2162万元,扎实有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修缮项目,有效的保障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的有序运行;在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中,拓宽硬化多条道路,让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出行一身灰,雨天出行一身泥”的状况;建成了延平区高山第一条柏油大道,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完成发仙路道路硬化及桥梁建设项目,打通三楼村至建瓯市通道;建设村人饮工程,有效的保障了村民基本生产、生活用水;在村民活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改造建设了农村幸福院、三楼村老年学校,修缮了村部礼堂,并配置了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体育运动器材;新建了五座旅游公厕,满足游客和村民的需求,利用进村路口弃土场建设“同心园”,园内种植银杏树、福建山樱花、红枫等观赏性苗木,并设置了园内石板小径、休闲凉亭和观景平台,沿梯田边修建长度50米、宽度1.5米的休闲步栈道及观景平台,新增村民和游客的休闲去处,打造婚纱摄影基地。

  打通三楼村至建瓯市通道最后一公里 罗义兴供图

  三楼村村道更美了 罗义兴供图

  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人居环境

  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成立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和村民群众集中开展村庄清洁活动70余次,彻底清理村内主干道、沿街小巷、房前屋后、竹林边坡、梯田菜地的零星垃圾,集中整治各种乱堆乱放和临时搭建,拆除旱厕和零搭近150座,种植观赏性植被近1000棵,有效提升村庄环境品质。

  精准发力扶贫,提前脱贫摘帽

  林春带领村党支部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及时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不断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具体措施。

  根据贫困户各自的家庭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按照一户一案的工作思路,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对行政村内15户贫困户进行分类梳理和认真研究,分别制定了帮扶救助措施。村集体牵头,合作社帮扶,创办南平市茫荡山红河谷状元笋竹果蔬专业合作社、三楼红河谷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吸纳就业、流转土地的方式带动15户贫困户,增加每户贫困户年收入5000元。2017年底,三楼村15户50人的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底,三楼村实现脱贫摘帽。

  聚焦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在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林春与村两委聚焦三楼村的特色资源,精准发力,卓有成效。

  三楼村人民历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福建省老区基点村,据史料记载1948年6月游击队以岐头、羊眠坑两个自然村(隶属三楼行政村)为根据地,将革命的火种在这人烟稀少的三县交界地点燃,并迅速蔓延至建瓯、顺昌等地,村内共有烈士2位,“五老”6位。建设南顺瓯革命根据地纪念广场,园内背景墙由闽江学院师生绘制,宣传南顺瓯红色文化。

  三楼村平均海拔近700米,视野开阔,远山层峦,风光旖旎,是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向往的摄影圣地,目前已经挂牌“延平区摄影基地”、“南平市摄影基地”和“福建逸仙艺苑采风基地”,整个景区可以概括为“一片梯田两棵树,一阳二谷多瀑布”。

  同时,积极探索“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研究机构”和“互联网+工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三楼大米和笋品牌入驻武夷山水旗舰店。2019年9月以来,三楼村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零售相结合,销售大米3800余袋近20吨,笋燕、烤笋、野生小笋和竹耳菌等各类笋礼盒1400余盒,销售总额近50万元。结合传统农耕节推出“1天1元钱,我在三楼有丘田”的梯田认领活动,每年都有近300名的游客认领梯田。发展高山民宿、美食,进一步推介三楼,实现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

  林春向游客介绍当地土特产 罗义兴供图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如今的三楼,道路通畅了,游客多起来了,村民的农产品好卖了。

  林春介绍,2020年三楼全村村民销售鲜笋和白笋干增收达200多万元,毛竹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三楼村主要景点,如梯田休闲石铺步栈道、观景摄影平台、红河谷景区步栈道等环境提升工程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三楼村村民们不舍林春离村 罗义兴供图

  日前,林春驻村工作已接近尾声,当质朴的村民得知林春即将返回派出单位工作岗位时,一声声“书记,不走。”一双双依依不舍紧握的手,表达的是乡亲们对林春三年多来辛勤工作、努力付出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和赞许。

  “满满的感动是永远的三楼情结,三年多的时间,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真的很值得!”林春动情地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