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德
标题图
一叶焕异彩 带富千万家
2020-10-20 09:05 闽东日报

茶农在高山云雾茶园里采摘 刘岩生 摄

一个个山丘遍布着一排排、一行行苍翠的茶树,正是秋茶上市的时节,在寿宁县武曲镇龙虎山茶场,随处可见茶农采摘茶青的身影。如今,漫山遍野的茶树真正成为武曲农民发家致富的“黄金叶”。

寿宁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郭晓清介绍,作为全国重点茶叶主产区的寿宁,种茶历史久远,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5.57万亩,2019年底茶叶产量达14698吨,产值11.5亿元。全县70%的人口从事“寿宁高山茶”相关行业,茶叶的产出效益事关乡村的振兴。近年来,寿宁县以打造“寿宁高山茶”公共品牌为突破口,努力促进茶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寿宁高山茶品牌成效凸显,寿宁茶叶飘香寻常百姓家,产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狠抓质量 筑牢产业发展生命线

深秋时节,寿宁县竹管垅乡万亩茶海仍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见茶农抢抓农时,采摘秋茶嫩芽。在满眼翠绿中,一张张悬挂在茶树间的黄色粘虫板格外醒目。

“每亩茶园悬挂25至30片粘虫板,安装的位置要高于作物10至15厘米……”在竹管垅村可视化茶园里,市科技特派员、寿宁县茶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钟凤莲与市科技特派员范淑玲悉心指导茶农正确安装粘虫板。竹管垅乡已在茶园安装粘虫板1万块,覆盖茶园面积400亩。茶农们表示,自从有了这个生物防虫“利器”,省心多了。

今年以来,为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向无公害、绿色产品方向发展,寿宁县茶业局大力推广使用粘虫板、诱虫灯等辅助物理防控措施,由科技特派员进驻各乡镇开展技术指导。

除了采用生物防虫措施,寿宁县还采取无人机飞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园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进行统防统治,充分发挥茶叶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和茶叶安全生产。目前,已有张天福茶场、瑞隆农业、天丘农业、雾晟峰茶业等10家企业基地全面施用有机肥。

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是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为此,寿宁县在监管上下功夫——

寿宁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告》《寿宁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案》《2020“寿宁高山茶”质量安全提升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每年5月为“茶叶质量安全攻坚月”;

引导企业建设可追溯体系,使用“一品一码”,做好出厂产品的抽样送检,支持茶叶加工企业购置农残速测设备,把茶叶质量安全的关口迁移至茶青收购环节;

积极发挥县茶业协会桥梁作用,严把“寿宁高山茶”地标授权关,要求申请使用地标的企业提供茶叶农残检测报告,维护“寿宁高山茶”公共品牌来之不易的声誉……

一项项制度的推行,不仅加强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也为寿宁茶叶的发展打牢了根基。

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寿宁县还在古茶树保护上探索新路。

“古茶树是十分珍贵的茶叶种质资源。目前,寿宁县已在平溪、坑底、凤阳、托溪、大安、清源等乡镇发现规模不等的稀缺古茶树资源……”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寿宁县茶业局农艺师卢明基介绍,这些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古茶树不仅是寿宁县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宝库,更是不可多得的科研样本。目前相应区域的古茶树已初步列入管控范围。下一步,该县还将出台古茶树管理办法,进行更加规范的保护开发。

创新工艺

擦亮“寿宁高山茶”品牌

精湛的制茶技艺决定着茶叶的品质。今年9月中旬,寿宁县首次启动制茶非遗传承人评选,通过创新选拔方式,开展现场操作,对制作出的茶叶品质进行评审,同时结合制茶师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选出寿宁县首批制茶非遗传承人。

筛子、簸箕、茶青鲜叶,手工制茶师们按序排开、各展身手,萎凋、揉捻、发酵、烘干……鲜嫩的茶叶在手工制茶师的手中,逐渐变直变紧变细,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目前评选已经进入综合考评阶段,通过开展活动,挖掘、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茶叶加工高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我县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加快寿宁茶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并推动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寿宁县茶业管理局局长刘登勇说。

从芽头青到杯中茶,一味好茶来之不易,需要孜孜以求的持续创新。近年来,寿宁县茶叶加工工艺不断推陈出新。该县把提高茶叶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作为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在源头上抓好绿色无公害茶叶种植的同时,通过培育制茶能手、重奖质量品牌创建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名优茶发展生产,有效引领该县茶业从低端粗制向高端精制提升,从传统的粗放分散经营向现代集约高效产业转变,促进了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走出去,才能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寿宁县扶持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各类茶事活动。三来年,每年重点组织县内企业参加上海、济南、西安、杭州、福州、厦门等茶叶主销区举办的茶叶博览会、品鉴会、茶王赛等茶事活动,利用活动平台大力开展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推介。经过不懈努力,寿宁县茶叶从没有品牌到有自己的品牌,“寿宁高山茶”从原来无人问津到现在茶业界普遍认知,产生了巨大转变。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寿宁县通过县内举办“斗茶赛”“茶叶采摘比赛”以及邀请客商来寿宁参观和考察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寿宁茶叶良好生长环境和成熟制茶工艺,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茶企创造更多商机。

寿宁茶业目前发展现状良好,全县现有茶企38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SC认证企业45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2017年,寿宁县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8年被评为“全国茶业百强县”,“寿宁高山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寿宁高山茶”成为“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官方指定用茶”,全县茶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三年来,我们承上启下,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宣传,确定清晰的品牌思路、主打茶类、主攻市场,突出重点,持续推进,在公共品牌打造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寿宁高山茶”从以前的无名、无声,到现在的有名、有声,已在几个重点销区被广泛认可和喜爱,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刘登勇欣喜道。

产业升级

助力扶贫攻坚见实效

随着“寿宁高山茶”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寿宁茶产业经济效益逐步凸显。

日前,在陕西省延安市举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22个部门在主论坛上发布了《巩固拓展消费扶贫成果延安共识》,并推介了一批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其中寿宁县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案例榜上有名。

一片叶带富一方人。近年来,寿宁县发挥下党乡“社会关注度高”的优势,创新“只卖茶园不卖茶”理念,在下党乡策划实施了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植入“消费扶贫”理念,变“卖茶叶”为“租茶园”。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茶园进行整合,设立基本可覆盖“定制茶园”和茶叶加工厂的高清摄像头,打造“扶贫茶”“生态健康茶”,以“每亩茶园年租金2万元”的形式,面向全国招募爱心茶园主定制茶园。通过参与“定制茶园”项目,茶园主每年每亩可获得100斤生态茶叶回报,茶农每年每亩可增收4000元左右。

该模式做法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精选的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如今,15.57万亩高山生态茶园已成为寿宁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农民增收添新路。寿宁县根据各乡镇茶产业特色,分类指导,茶叶生产供销两旺,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9月28日下午,“全闽乐购·下乡的味道”国庆中秋专场活动期间,厦航农庄·寿宁高山茶文化中心启用仪式在寿宁县竹管垅乡举行,该项目是宁德市政府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成果之一。

以茶为媒,厦航和寿宁高山茶走到了一起。双方将依托竹管垅乡“万亩茶海”优势资源,建设寿宁高山茶绿色基地,生产高标准高质量茶叶产品,打造长期稳定的品牌销售平台,助力寿宁县贫困户增收和茶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随着茶产业这个致富之门的打开,寿宁,这个面积最大的茶产区已不再局限“靠山吃山”,而是走上多元化共融发展的产业新路子,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武曲镇正在利用茶仙张天福的故事打造“茶仙小镇”;斜滩镇以重塑历史茶叶交易集散地形象出发,打造“茶码古镇”;竹管垅乡以突显茶叶种植集约化、规模化为重点,打造“垅上茶乡”……紧紧围绕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寿宁县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茶园+摄影、茶园+养生、茶园+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茶园,开启烂漫的生态茶园之旅。

云上仙景万象新,茶区扬帆正当时。从茶叶到茶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寿宁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狠抓茶叶质量安全,提升制茶技术,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品牌的塑造、传播和推广,走茶旅融合之路……如今,寿宁县正全力做好做足“茶”文章,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通过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打响“寿宁高山茶”品牌。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