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平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以及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整治肉制品、校园食品安全以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
此次联合检查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检查组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先后深入屠宰场、校外供餐单位、农贸市场、学校食材供应商及中学食堂等重点场所,开展全方位、系统性执法检查。
检查中,各部门执法人员立足职能、密切配合,围绕五个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聚焦责任落实,筑牢制度防线。重点检查各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落实情况,推动主体责任落地见效。严格人员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全面核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食品安全培训记录,强化操作过程监督,确保行为合规、流程规范。强化溯源管控,严把食材关口。仔细查验食材采购渠道、进货台账与索证索票情况,加强储存条件检查,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储存合规。规范加工制作,防范交叉污染。监督食品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杜绝流程漏洞,严防食品交叉污染。排查环境隐患,夯实安全基础。全面检查场所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运行与有害生物防制措施,指导规范食品留样管理,筑牢食品安全物理屏障。
此外,平和县市场监管局通过媒体平台发起公开投票,邀请广大市民选出十家最关注的餐饮服务商户,开展“你点我检”。并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消费者和媒体代表走进现场,全程参与监督抽检过程,见证“透明执法”。
本次抽检覆盖大米、调味料、啤酒、椰子水、柠檬水以及鸡米花、鸡翅、手扒鸡等肉制品,共计22批次,检测结果将在政府网站公示。抽样过程严格执行标准程序,从采样、买样、文书填写到封样,每一个环节都在公众监督下进行,真正实现“透明抽检、阳光监管”。
本次行动不仅是执法检查,更是一次现场指导。联合检查组坚持“检查与指导并重、执法与宣教结合”,在排查隐患的同时,积极宣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督促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共同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下一步,平和县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肉制品、校园食品及农村食品监管,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隐患动态清零,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