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行业从“开发者”向“服务者”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服务的深度与温度,正成为衡量居住价值的重要标尺。建发宁德“柠檬社”社群通过超过760场主题活动以及一系列嵌入日常的便民服务,为超过2万名业主勾勒出现代社区生活的生动图景。
“柠檬社”的探索,源于对城市生活中“邻里疏离”现象的回应。社群以“用兴趣编织邻里纽带”为理念,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龄段、响应多场景的社区服务网络,使服务超越传统物业范畴,成为连接人与社区的情感桥梁。

依托精心规划的社区空间与活动区,多彩的社区服务得以顺利开展,更滋养了亲密的邻里关系。在这里,孩子们静心习字,长者交流心得;暖冬市集、亲子派对等贯穿全年的活动,让社区从一个物理空间,升华为承载共同记忆的情感场域。

在推进过程中,“柠檬社”也面临参与度提升、不同年龄层需求平衡等挑战。为此,团队采取了分龄、分时段的精细化运营策略,依托“季度业主调研”与“楼栋管家实时反馈”机制,精准把握业主需求。同时,活动费用由房产与物业共同承担的模式,保障了服务的持续与稳定,推动社群发展从短期活动向长期培育转变。

经过两年多的用心运营,“柠檬社”的成效逐渐显现。最直观的变化在于邻里关系的重建:业主从过去的“相见不相识”,变为能一起活动、彼此照应的熟人。更令人欣喜的是,社区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由业主自发组织、深度参与的活动:时代璟城的章先生成为乒乓球社的活跃分子,常主动召集邻里打球;天行玺院篮球队队长陈先生带队连续两届夺得建发“瑞宸杯”社区篮球赛冠军。

霞浦书香府的蔡老师,则是业主主动性被激发的典范。凭借少儿培训的专业背景,她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希望组建一个专注于绘本阅读与智力开发的读书社。这一举动,印证了社区已形成的浓厚共创氛围——业主不再满足于参与,而是积极提出构想,成为社区生活的设计者。
团队迅速响应,通过提供场地、协调资源等支持,将蔡老师的专业能力与社区的儿童教育需求高效对接。于是,“悦心读书社”应运而生,将她在家中为孩子读绘本的温馨场景,拓展为整个社区小朋友共享的阅读盛宴。这一案例表明,当社区运营者乐于赋能,将业主的“金点子”视为宝贵资源时,每一位有专长、有热情的居民,都可能成为社区活力的源泉。
展望未来,“柠檬社”将继续围绕“跃动、童乐、友趣、红叶”四大主题深化运营,不断拓展服务的边界与深度。正如一位业主所言:“他们总能在我们想到之前,就提供新的生活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