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津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沙滩排球比赛中与队友勇夺金牌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东南网11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 张梦媛)“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给我加油支持!当时在全运会现场听到有人喊‘南平加油’,尽管场景混乱,那份心意我真切感受到了,特别温暖。”近日,全运会沙排冠军曾津津载誉返乡,谈及家乡支持,言语间满是动容。这位从南平浦城走出的“铿锵玫瑰”,用了十余年光阴默默努力,并最终在赛场上绽放光芒。
沙排之路从非坦途,曾津津的全运会夺冠史满是“咬牙坚持”的印记。此次备战全运会期间,她连续两个月参加比赛,每周连轴转,在西北参赛时天气炎热难捱,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逼近了极限,“连续两周基本每天都在抽筋,除了心脏没抽筋,其他地方都在抽筋。”她用手捂着胸口回忆道。
更棘手的是多年积累的肩伤,冈上肌撕裂的疼痛曾让她面临手术选择,最终为了赛场梦想,她选择保守治疗,并把朋友送的四叶草红绳戴在有伤的右手上,“家乡有种习俗说红绳能保护受伤的地方,也让我更有勇气扛过伤痛。”
但比身体伤痛更磨人的,是较长的低谷期。在青年赛、锦标赛屡屡夺冠的她,一度被大众贴上“沙排未来之星”的标签,但在往届全运会止步四强时,这样的标签一度变成沉重的压力。压力大时,她会看书,在书里找答案;或者一个人去爬山、在公园发呆,把负面情绪慢慢消化掉。她始终坚信,困难是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路,“我想只要坚持做好该做的事,沉淀够了,自然会迎来突破。”
曾津津直言,赛场上自己与生活中安静内敛判若两人。“平时我很安静,但一到沙排场上,就像变了个人,撒泼一样放得开。”她享受在赛场上的感觉,尤其是在主场或人多的场合,“所有人都在给我加油,看我展示和表演,那种被期待的感觉,让我越比越兴奋”。
“赛场上所有人都是战士,靠成绩和表现说话。”这份纯粹的拼搏信念,让她在决赛最后一刻顶住压力,与搭档并肩拿下冠军。“感谢团队、教练和领导的支持,更感谢当时没放弃的自己。”她坦言,正是那些难捱的日子,让夺冠的喜悦更显珍贵。
对曾津津而言,家乡的牵挂是藏在舌尖的甜。作为浦城“丹桂之乡”的女儿,桂花蜜是她刻在童年里的味道,更是备战路上的“精神补给”。“桂花蜜是我们的家常食品,逢年过节家里来客,都会先泡一碗,藏着欢迎和平安的寓意。”她笑着回忆,每年桂花开时,总会第一时间叮嘱妈妈准备,“我会把桂花蜜放在宿舍冰箱里,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时吃点甜的,瞬间就开心起来。”这份家乡的甜,陪着她熬过无数艰难时刻。
谈及未来规划,曾津津思路清晰:“先好好休息调整伤病,之前备战太紧张,身体一直没得到彻底恢复。”对于更高赛场,她也满怀期待:“如果国家队有集训名单,我肯定会去,我想在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为家乡再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