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学思践悟:笃行实干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
2025-11-26 13:13 福建日报新福建

赖剑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逐篇研读、反复揣摩,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核心要求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龙岩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民族宗教工作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着力方向。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是要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与新时代使命任务相结合,从龙岩实践中汲取经验,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论述为福建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而龙岩作为福建民族工作重点地区,用生动实践作出了有力回应。

在龙岩市范围内,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多点开花。漳平市紧扣“福籽同心爱中华·红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开展第十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石榴籽”结对子、爱心助学等多元举措,2025年助力113名新生圆梦大学,其中少数民族新生占比7.1%,让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创新打造“畲韵红领共富工坊”,通过“党建引领、政企合作、群众参与”模式,带动30余名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年产值达130余万元,还在中心小学开设畲族文化课程,实现经济增收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这些实践充分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动,生动诠释了“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核心要义,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才能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龙岩市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化融合为路径、以实践创新为抓手,推动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作为新时代民宗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实际行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新时代龙岩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上杭红古田等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专题学习、基层宣讲等形式,让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人心。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化宗教法治化龙岩实践,健全宗教工作网格化管理,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的服务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聚焦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加大对民族乡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茶叶、畲药、文创等优势产业,通过“民族同心贷”等金融支持,增强民族村“造血”功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为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学细悟、笃行实干,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为新时代龙岩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龙岩市民族与宗教局,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