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饱含哲理的话,深刻诠释了尊崇军人的时代意义。退役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尊严与价值,更是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国家意志的有效载体。
军旅生涯的荣誉与成就是退役军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枚军功章都镌刻着忠诚与奉献,每一张立功喜报都承载着汗水与付出。这些荣誉不应随着退役而尘封,而应成为他们融入社会、开启新篇的“精神名片”。要建立完善的军人荣誉记载与传承机制,让军功章背后的故事得以传颂,让奉献精神得以延续。要设立荣誉室、功勋墙等载体,让退役军人的功绩得到永久铭记。要将荣誉激励与社会礼遇有机结合,在公共交通、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领域提供优先优待,让尊崇从理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温暖。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中的许多人转身不转志、退役不褪色,在各行各业续写着精彩人生。要用心用情讲好退役军人故事,通过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开设“老兵讲堂”、制作专题宣传片等形式,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传遍千家万户。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转业不转志”的精神风貌。通过选树“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让尊崇军人、学习榜样成为社会风尚。
营造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是构建尊崇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国防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懂得“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的道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让“参军光荣、退役荣光”成为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同时,要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在就业安置、优抚优待、权益维护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精准化就业帮扶、落实优待证制度等具体工作,让退役军人感受到社会温暖。
构建退役军人社会尊崇体系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确保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要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尊崇体系建设纳入相关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人,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当尊崇之光洒满每一位退役军人前行的道路,当感恩之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必将凝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