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一线观察)打造有为政府
2025-11-26 13:14 福建日报 原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打造有为政府,要求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有为政府不是大包大揽的“干预者”,不能“越位”。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发展领域,政府要坚决破除“万能政府”思维,改变过去那种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做法。例如在产业培育中,政府的角色是搭建舞台、完善规则、营造环境,而不是亲自上场“唱戏”,更不是代替企业去闯市场、担风险。

有为政府不是无所作为的“旁观者”,不能“缺位”。这意味着在那些市场失灵、社会自治难以覆盖的领域,政府必须挺身而出、履职尽责,切实担当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定职责。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着力“雪中送炭”,把有限的公共资源精准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短板与基础环节,筑牢社会安全的底线。在市场秩序维护上,政府必须坚守监管红线,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金融风险防范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全局性风险的领域,绝不能“缺席”或“退场”。在长远发展战略上,政府更要发挥“指挥棒”和“导航仪”的作用,善于运用宏观规划、政策激励、标准引领等手段,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科技创新前沿和产业升级重点领域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有为政府不是盲目乱为的“蛮干者”,不能“错位”。这要求政府的施政行为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确保决策过程民主、程序依法、结果有效,实现积极有为与稳妥有序的有机统一。防止“错位”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重大政策出台前必须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多维评估和风险预估,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乱象。要创新监管与服务方式,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提升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的智慧治理。更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用完善的法治体系和规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杜绝“一刀切”、“运动式”执法等简单粗暴行为。

总而言之,打造新时代的有为政府,核心要义在于精准把握“为”与“不为”的辩证法,真正做到 “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守位不错位” 。这要求我们既要有“放手”的勇气,充分信任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也要有“担当”的自觉,在职责范围内毫不退缩;更要有“善为”的智慧,不断提升运用规律、科学施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进。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