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廖俊波同志作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杰出典范,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其先进事迹蕴含着忠诚于党、心系群众、担当实干、清正廉洁的精神内核。通过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在不同岗位的实践经历,剖析其精神特质的时代内涵,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探究先进典型对干部成长的实践启示,就如何培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新时代担当有为的好干部有一些思考体会。
廖俊波精神特质的深刻内涵
一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人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这是廖俊波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廖俊波同志的理想信念,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这种忠诚,体现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体现为对党的决策部署的坚决执行,更体现在艰苦环境中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
二是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常说:“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彰显了他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樵夫”。
三是担当尽责的进取精神。“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这短短九个字,浓缩了廖俊波同志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在廖俊波同志的工作经历中,从不缺少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担当之举。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里,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者赶路,3天跑了4个省,拜访6家公司。这种“分秒必争”的工作状态,正是他担当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是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廖俊波同志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一生的坚守。他在各级岗位上都要求干部们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在他的影响下,其所带领的团队形成了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廖俊波精神特质的时代价值
廖俊波同志的精神特质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从政治意义看,体现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提供了生动教材。从现实意义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廖俊波精神特质所蕴含的担当精神、务实作风、为民情怀,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时代意义看,廖俊波精神特质契合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要求,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标杆指引。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对做新时代好干部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一是以信念铸魂,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政治方向。廖俊波同志的成长经历表明,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和感悟中逐步形成的。新时代好干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坚定信念的根本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与学习廖俊波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感悟思想伟力,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中强化信仰认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迷失方向。
二是以民心为镜,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廖俊波同志之所以深受群众爱戴,关键在于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时代好干部要以民心为镜,经常对照检视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群众需求、是否得到群众认可。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要学习廖俊波同志“每年都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的为民情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为民服务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践行初心使命。
三是以实干立身,在担当作为中提升履职能力。新时代好干部要以实干立身,把干事创业作为主要职责,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展现作为。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样,发扬“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拼搏精神,面对发展难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改革任务勇于攻坚克难,“问题在一线化解、项目在一线推进、干部在一线培养”,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以过硬能力支撑实干担当。
四是以廉洁修身,在严于律己中永葆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廖俊波同志的鲜明标签,也是新时代好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自身干净,才能说话有底气、做事有硬气、群众才服气。廉洁修身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同时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把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和保护,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作者单位:福建省检察院,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