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一线观察)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2025-11-26 13:14 福建日报 原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特征,具有研发投入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等特点,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从2013年工信部首次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专门指导意见,到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再到2022年专精特新工作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2024年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从一个部门的政策逐渐演变成国家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福建省始终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近年来更是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之一,2023年以来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下一步,需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通过智改数转深挖传统制造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针对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富矿”,深入摸排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及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企业名单,支持企业裂变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同时,鼓励各地、各类企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其次,构建“链主+专精特新”协同发展机制。通过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专项行动,推动链主企业向省内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同时,依托我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持续完善“专精特新”特色馆建设,定期举办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对接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深入对接。

再次,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支持力度。定期发布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清单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攻关需求清单,组织产学研供需对接,开展订单式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精准帮扶未设立研发机构和非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级别的专精特新企业,组织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对接,明确帮扶措施,对在建和未达到相关认定标准的研发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对潜力国家“小巨人”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等,放宽设备投入与研发强度要求,提速认定,助增创新指标得分。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