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学思践悟:深学细悟新思想 砥砺初心担使命
2025-11-26 12:39 福建日报新福建 原创

  福建省委党校的主题教室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场景、鲜活的案例,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轨迹、实践基础与真理力量。每一处都是一堂深刻的党课,每一步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笔者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国之大者”的内涵有了更精准的把握,更对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有了更强烈的驱动

“溯源”中感悟思想伟力,读懂“从哪里来”的初心密码  

“摆脱贫困”展区,一组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时走遍全区9个县、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思考;在“数字福建”展台,1999年他亲自擘画的“数字化蓝图”与今天福建数字经济领跑全国的实践交相辉映;在“生态福建”板块,木兰溪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影像,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早期实践……

从这些珍贵的历史细节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地方工作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以贯之思考、一步一步探索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国企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从这些“源头活水”中汲取信仰力量,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我们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改革、每一笔投资,都必须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标”中强化政治担当,锚定“向何处去”的行动方向  

“数字中国”的前身——“数字福建”首次提出,到晋江经验中“处理好五大关系”的辩证智慧再到“生态省”建设的远见……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如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推动福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无论是科技创新“卡脖子”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是绿色低碳转型、共同富裕责任担当,都需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两个基础”“六个力量”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具体行动。作为国企党员干部,我们身处服务国家战略的第一方阵,更要主动对标新思想的核心要义扎实工作,把国企真正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践行”中锤炼过硬作风,扛起“怎么干好”的责任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地区生产总值从2.4万亿元增长到5.3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6万亿元,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全国第一……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更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等优良作风的传承弘扬

作为一名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笔者深刻认识到——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今后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学深悟透”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进;二是“敢为善为”推动创新发展,聚焦主责主业,在业务创新、绿色转型、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以“钉钉子精神”把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三是“严字当头”锻造过硬队伍,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传承福建干部“冲冲冲”的工作作风,带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清廉的国企铁军

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党性淬炼之行。我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者单位:莆田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