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大同小学实践育人范式,重磅亮相全国学术盛会!
2025-11-25 20:45 厦门思明教育

图司机-20251125-42608350 (1).jpg

11月2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厦门市大同小学微论坛在四川天府新区启幕,微论坛以“‘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新课标背景下实践育人的落地与创新”为主题,全方位解构实践育人体系。

1.jpg

本次微论坛精心设置主旨报告、主题分享、青师思辨、学生汇报、圆桌对话等多元环节,全方位解构实践育人体系。活动引发广泛关注,线上直播点击量突破百万,彰显其影响力。

image.png

↑开场视频: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而有创意地成长

国家督学、福建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原书记、厦门市教育局原局长郭献文在致辞中指出,实践是推动育人模式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的关键路径,同时高度肯定厦门市大同小学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

3.jpg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安邦教授作《教育中的学科实践及其落实》主旨报告。他阐释学科实践的核心是彰显学科本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生活胜任力,提出依托情境、问题、项目、任务四大载体落地学科实践,助力学生以学科视角解决真实问题。

4.jpg

厦门市大同小学校长庄莉以《“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新课标背景下实践育人的落地与创新》系统呈现实践育人“大同方案”。学校锚定新课标素养目标,构建课程、师资、评价等六大支柱育人系统,依托“三阶七维”课程框架和“四层七阶N迭代”学习模型,以“彩虹奖章”多元评价激活效能,推动教育范式向“素养—实践型”转型。

图片

大同小学教师林琳解读实践化教学模式,实现“实践性认识与认识性实践双向转化”;教师洪彬彬分享项目式学习实践经验,阐述教师在实践迭代中的成长路径。

6.jpg

7.jpg

学生小组的展示同样精彩,两组学生汇报生动呈现了跨学科知识应用与素养提升的实践成果。

image.png

青师思辨会环节,大同小学青师团与成都地区教师代表分三组围绕“用、做、创”展开对话,共识三者是“为用而做、做中创、创中用”的螺旋上升关系,并共创《实践育人协同宣言》。

13.jpg

14.jpg

15.jpg

圆桌对话环节,学者、校长、教师代表们围绕“实践育人体系重构与未来展望”,聚焦理论引领、顶层设计、课堂创新等难题凝聚共识。

16.jpg

17.jpg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郭少榕作点评总结,认为论坛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参与主体多元协同,成果具体可复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

18.jpg

此次微论坛全方位呈现了“大同经验”,从专家理论领航到学校体系建构,从教师实践探索到学生成果绽放,让“实践育人”理念更加清晰。这场跨区域、多维度的教育研讨,为新课标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注入鲜活力量,也为基础教育素养培育落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行动路径。

19.jpg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