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家乡做点事,看着老人们安享晚年,我们心里也高兴。”近日,高武典、蔡婉玉伉俪接过石狮市永宁镇第三社区居民赠送的“十载仁心,大爱情怀”牌匾时,动情地说道。这对伉俪连续十年无偿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近年来又将这份爱心延伸至环卫工人,为乡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苏珊镕 张晓玲 文/图(除署名外)
十年护老 守护晚年安康
这对伉俪的善举始于2017年。永宁镇第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高智勇介绍,社区里老龄人口较多,其中很多人没有退休金,此前没有医保时,遇到生病大多舍不得花钱,常常小病硬扛、大病拖延。社区自成立以来就开始动员辖区乡贤和企业为60岁以上老人缴纳医保,起初虽有零星捐助,却无法长期延续。2016年底,就在社区干部为2017年度医保缴纳犯愁时,返乡过年的高武典、蔡婉玉夫妇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承担这笔费用。
社区工作人员为高武典、蔡婉玉伉俪送上牌匾 (受访者供图)
“只要家乡有需要,我们每年帮老人购买医保。”高武典、蔡婉玉夫妇如是说。从2017年度的300多人,到2026年度的677人,十年间,参保老人数量翻了一倍,医保费用也在上涨,但他们的捐助从未中断。
“有了这份医保,生病住院不用愁了!”社区居民张阿婆已连续3年享受高武典夫妇捐赠的医保待遇。去年她因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多次住院治疗,报销了大部分费用,“要是自己掏钱,我肯定舍不得去医院”。高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每个月需要固定花费一笔医疗支出,“医保报销比例能达到70%以上,自己其实花不了多少钱。这都多亏了热心的夫妇”。
爱心扩容 情系环卫工人
为何这项善举会覆盖到环卫工呢?“干环卫这行,风里来雨里去,最怕生病花钱。”从事环卫工作已有8年的社区环卫队长徐先生道出了环卫工人的不易。他告诉记者,环卫工作辛苦,从业者普遍年纪偏大、经济压力较重,不少人难以承担医保费用,或存在异地参保不便的问题。
环卫工人多了份守护
心善的高武典、蔡婉玉感念环卫工人的日夜辛劳,看到他们在门口作业,常会主动递上饮用水和点心,逢年过节还会送上慰问金。在了解到环卫工人的困境后,夫妇俩决定将爱心延伸,自费为他们购买医保。据悉,从2024年度至2026年度,社区享受免费医保的环卫工已达36人次。
环卫工老吴皮肤黝黑,谈及这份温暖的礼物,他露出了朴实的笑容。此次被纳入保障范围,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有人在关心帮助我们,很感动,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负责垃圾转运的老张更是深有体会。去年12月,他突发脑出血,治疗费用高昂,好在医保报销了8万余元。“这份医保帮了大忙,要是没有它,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家休养期间,老张特地打电话请徐先生代他向高武典、蔡婉玉夫妇表达感激之情。
热心公益 温情照亮家乡
“他们自己生活节俭,对公益却很大方。”高智勇表示,高武典、蔡婉玉伉俪事业有成后,一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近年来,他们先后捐资建设永宁中心幼儿园校舍、永宁中心小学、老人活动中心,铺设多条水泥路,成立永宁高氏教育基金,捐资支持永宁镇教育促进会等。截至目前,夫妇俩在慈善、教育等领域的累计捐款已超千万元。
“这么长时间帮助老人及困难群体、支持家乡建设,本就不容易,更难得的是他们夫妻俩做好事从来不图回报。”提起高武典、蔡婉玉夫妇,社区居民纷纷夸赞。
“我们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没什么值得宣扬的。”蔡婉玉说,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创业,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知道生活的不易,因此在有能力时,希望为家乡父老多尽一份力。“我们会一直把这份公益做下去,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困难群体。”她表示。
高武典、蔡婉玉夫妇的善举如一束光,照亮了家乡的公益之路。在他们的爱心带动下,永宁镇越来越多的乡贤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与公益事业中,不少社区开始效仿第三社区,更加关注老年群体与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家乡发展的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