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墙绘尽展街道的前世今生,一面丹青镌刻英雄的信仰力量,一片色彩描摹社区的幸福日常……近日,福州掀起一阵墙绘热潮,街头巷尾的老旧墙面褪去斑驳底色,就连桥梁桥墩也披上了创意“艺术外衣”。
两岸师生共绘西湖社区幸福图景
“哇,下班回来这面白墙大变样啊!”近日,在福州鼓楼区鼓西街道西湖社区,路过居民望着社区里的新变化纷纷驻足赞叹,两面原本斑驳的白墙,悄然换上色彩明快的“艺术新装”。这背后的“化妆师”,正是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的14位学生,从构思到定稿,他们花了三周时间。
西湖社区的墙绘
“我们一直都想把辖区内的白墙利用起来,鼓楼区台办知晓这一需求后,主动牵线搭桥,联动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最终促成该院台湾教师带队,带领学生们以画笔共同策划,推出‘彩绘西湖·幸福邻里’社区墙面美化项目。”西湖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墙面美化紧扣西湖社区特色,融入了“鲜花一条街”“咖啡一条街”的生活场景与“西湖幸福里”文化元素。辖区商户也主动助力,共同提供涂料与工具。目前完成的两面彩绘墙各有亮点,后曹巷与西峰里交错处的墙面醒目呈现“福州”二字,社区食堂旁的墙面则以“榕城敬老,鱼丸暖情”为主题传递温情。
“为了让作品真正属于这里,前期做了大量功课。”团队成员叶同学介绍,大家特意挖掘西湖社区的本土故事,老榕树、西湖公园景观,以及居民常聊的“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等话题,都成了创作素材。
材料选择上也暗藏巧思,团队优先选用无毒无味的丙烯颜料,避免影响社区环境和居民健康,同时特意挑选抗紫外线、防水配方的型号,确保画作能经受日晒雨淋,长久保持亮丽模样。
一面面彩绘墙,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串联起两岸情谊、邻里温情。
海都报报道上墙,重现“地球牌搪瓷”岁月
墙绘不仅绘就幸福当下,更能唤醒城市记忆。在上海街道河上社区交通路,以“老上海新福州”为主题的十幅手绘连环画,串联起上海街道的千年时光——宋朝僧人设亭施茶、明清工匠打铁叮当、上世纪90年代商铺林立、现代地铁穿行街区,既有老福州烟火气,又有潮流打卡感。
交通路上的墙绘
其中一面画作格外引人关注,它重现了《海峡都市报》曾报道的《地球牌搪瓷 福州人半世纪的爱》,瞬间勾起市民对福州搪瓷厂的回忆。从上世纪50年代起,福州搪瓷厂生产的“地球牌”“鲸鱼牌”搪瓷用品,曾是福州人的生活必备,更远销海外,这份温暖记忆随彩绘永远定格。
一面手绘墙展现了《海峡都市报》的报道《地球牌搪瓷 福州人半世纪的爱》
墙绘亦是致敬英雄的载体。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石故居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25名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历时近一周完成彩绘作品,以艺术笔触缅怀这位隐蔽战线的英雄,让信仰力量在街头默默传递。
如今,墙绘热潮已从社区延伸至城市脉络。晋安河—光明港航线12座桥梁的彩绘工程全面完工,以“百里水上福道,千年闽都画卷”为主题,将福州历史文脉、地理风貌与市井烟火绘于桥身桥底,让市民乘船即可“穿行”在流动的文化长廊中。
从两岸师生的温情合作,到邻里商户的携手助力,从唤醒记忆的时代印记,到致敬英雄的信仰传承,福州的一面面彩绘墙,不仅是城市微更新的“美容剂”,更串联起邻里温情、两岸情谊与文化根脉,成为榕城最温暖的民生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