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周宁>要闻
标题图
创业·在家乡丨黄锦坤:把古村拼成“金拼图”
2025-11-24 19:46 生态周宁
图片

在周宁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带着开阔的视野
专业的技术和崭新的理念回到乡土
重新定义乡村价值
让我们一起走进【创业·在家乡】系列
黄锦坤讲述他的乡愁与

图片
图源:学习大军

“千年古寨”里咖啡香漫过青瓦

研学孩子们的笑声绕着古墙打转

看着日渐热闹的常源村

黄锦坤总想起十几年前

那个盯着村口山路发呆的自己

那时

这座小山村在眼里

是“困”住他的地方


图片由黄锦坤提供


早前,凭着一手雕刻手艺

黄锦坤在厦门闯出名堂

开起文创工作室

成了乡亲们口中的“黄老板”

十多年来,跑遍了二十多个乡村后

他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别处的古村能成风景

老家那些蒙尘的木屋、清冽的瀑布

难道不是藏在深山的宝藏?


余昌武 摄


2024年8月

宁德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的招募令发出

让他下定了决心

“政策给了底气,我得把本事用在家乡。”

黄锦坤关掉厦门的工作室

带着团队回了村

成了大伙信赖的“黄指导”


图源:宁德广播电视台


现实的“巴掌来得很快

老房子快塌了

村民觉得山里搞旅游是瞎折腾

连找块平整地建营地都要磨破嘴皮

黄锦坤没急着辩解

每天带着人丈量山路、记录古宅

他总把常源村比作“待雕的璞玉”

他说:“我是做雕刻的,最懂怎么让它发光。”


图源:宁德广播电视台

三叠瀑布 陆淑华


黄锦坤牵头的第一个项目

是三叠瀑布旁的溯溪营地

政府扶持的资金

被他变成了安全的步道、视野开阔的观景台

更让村民安心的是

“村集体+个人”的分红模式

营地刚试营业

几户参与的村民就拿到了第一笔分红

质疑声渐渐变成了追随的脚步


源野书屋 李何颖 摄
图片
图源:学习大军

在黄锦坤眼里

乡村振兴像拼拼图

闲置古宅改造成文创空间

年轻人返乡开起小店

15000盆老鸦柿既当景观又能增收

露营地旁的咖啡屋成了网红打卡点

村里闲置的老资源被一一盘活


图片

图源:宁德广播电视台


紧接着

他又带着团队拍古村故事上传网络

“千年古寨,常来常源”的名气越来越大

福建农林大学抛来的合作“橄榄枝”

更让大家对常源的发展信心倍增


图片

图源:礼门乡党委


在忙事业时

黄锦坤也没忘了村里的老老少少

给困难家庭送帮扶金

给中学捐赠文化墙、彩绘墙

他总喜欢趁着暑假

把在厦门出生的女带回村

“要让她知道,咱们的根在这儿”。


图源:宁德广播电视台


如今的常源村

一年接待10万游客

村民腰包鼓了,村财也破了50万元

成了实打实的金牌旅游村

黄锦坤依然常坐在古宅门槛上喝茶

只是当年想逃离的山路

如今成了他最珍视的风景


图片
兰水花 摄


从“老板指导,变的是称呼

不变的是心里的念想

他笑着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愿把一身本事

深深扎进家乡的泥土里。”


图片

最多9天!最新放假安排来啦
【我和我的家乡】外来媳妇高玲的甜蜜事业
周宁打破“一亩三分地”之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文字来生态周宁综合整理

本文编辑:汤文娟

二审:魏知秋
三审:郑文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