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林学会联合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等单位举办以“森林四库:探寻绿色宝藏,厚植思政情怀”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通过“专家讲座 + 实地研学”的创新形式,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实践温度与精神高度的绿色成长课。

专家开讲:让“强农兴林”种子扎根心田
科普讲座现场,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曹世江激励青少年树立“强农兴林”的远大理想。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副场长王晓荣、福建省林学会秘书长钱国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苏海兰分别以《一棵杉木做到底,大山深处写人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脉络与实践应用》《林下药库:森林四库中的绿色财富与生态智慧》为题作经验分享。
实地研学:在行走中解锁“科技兴农”密码
11月22日,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的20多名师生代表前往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开展研学活动。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校史馆与国际菌草研究中心。
在校史馆的专题展厅内,讲解员带领学生们回顾了学校在农林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介绍了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围绕“农林业科研成果如何助力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在基层需克服哪些困难?”等研学问题,同学们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中,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科技兴农”理念的认识。

在国际菌草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辉从菌草技术的研发历程入手,生动讲述了这株“从福建走向世界的中国草”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在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菌草技术在治理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方面的生态价值,以及带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经济价值。在实践体验环节,同学们在林教授指导下,近距离观察菌草生长状态,参观相关系列产品,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涵。

这场跨越课堂与山林的思政科普活动,不仅让青少年读懂了森林“四库”的生态密码与财富价值,更在心中播下了生态文明与责任担当的种子。福州屏东中学屏北校区德育处主任刘任颖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生态文明与家国情怀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程,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更多薪火相传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