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修旧如旧,重塑古韵!泉州350米老街巷正在“逆生长”
2025-11-24 08:49 泉州通客户端

日前,泉州市2025年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项目——东观西台—灵慈宫沟整治提升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完成沿线建筑立面提升等工作,正全力推进区域内重点历史建筑的精细化改造。

历史建筑由内而外散发着独特韵味

据悉,东观西台—灵慈宫沟整治提升工程位于鲤城区海滨街道,涵盖东观西台、羊公巷与灵慈宫沟的核心路段,总长350米。本次工程由内而外,对路段进行深度整治和更新。

“工程首先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空中蜘蛛网’和排水难题。”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改造前,各类水电、通信线路杂乱交织于建筑立面和空中,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此次提升中,施工方将沿街管线统一埋入地下,对部分无法落地的线路进行规整,并隐蔽收纳于骑楼内顶部。项目还同步推进雨污分流系统改造,从根源上优化了街区的排水功能。

改造前破损杂乱

改造后古朴明亮

在沿线建筑立面提升过程中,施工方恪守“修旧如旧”原则,交替使用洗沙工艺和红砖工艺,既提升整体美观度与层次感,又为骑楼保留了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如今,行走在已初步完成立面提升的路段,石板路面干净平坦,两侧建筑墙体呈现出古朴温润的砖红色调,呈现闽南传统街区之美。

历史建筑是街区的灵魂所在,是此次整治提升的重中之重。施工方采取“以点带面”策略,选取区域内10余处重点建筑开展深度改造,以此带动整个片区风貌与功能的整体跃升。“我们对这些建筑的修缮均采用1∶1复刻方式,木料、砖石等建材均沿用原建筑的样式与材质。”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施工方还专门前往晋江、石狮、南安等地收集老旧建筑构件,将其融入改造提升中,让老建筑重焕生机。

据介绍,待改造提升工作全部完成后,施工方还将为沿线骑楼安装木挂落、雀替、灯笼等装饰构件,实施街区景观的“软提升”。同时,通过街头绿地点缀与休憩空间营造,构建一条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功能的文化廊道。届时,市民游客可以畅游古街,在此更好地品味泉州古韵、体验闽南风情。(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杜婉琼 通讯员 赖良德 文/图)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