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思念,在一个人身上会有怎样的表达?站在东南福建沿海的沙滩上,眼望烟波浩渺的大海,轻拂微咸的海风,时光回转,你是否看见一个渔家女人驻立在黝黑的礁石上久久不离,沉沉的目光里,可曾听见她的呼唤,像海边一群群海鸥清亮的鸣叫,久久不散。

11月19-21日,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出品的经典舞剧《沉沉的厝里情》在厦门嘉庚剧院连演三天,也是该舞剧拉开全国巡演大幕的首站。在厦门出生长大的“小白鹭”,起舞32年,为家乡为祖国在海内外展翅翩翩,赢得荣誉。此剧为小白鹭艺术中心的首创舞剧,聚焦福建闽南沿海传统渔村渔家民风民俗而创作,以闽南女子“阿月”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丈夫“阿明”出海离家后,她在故土守望牵挂的故事。该剧特别刻画了闽南传统女性的质朴、勤勉、耐劳、隐忍的特质,展示闽南别样的文化和风情。自2012年首演以来,该剧斩获包括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
如今,“小白鹭”再度创作经典,把闽南女性美丽可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传播八方全国起舞,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音乐舞诗呈现里,观众沉浸在闽南的渔家大厝、渔网海涛、渔女情思中,全方位领略海风带来的闽南风情和乡俗文化。

用肢体语言来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情感等等,是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跨越人生的青年中年到老年的不同阶段,不仅是对舞蹈动作编排设计的高要求,更是要求舞者在表情、情绪上也要同频融入,这对于年轻的演员来说是很难体会把握的。
剧中,无论是“阿月”年轻时的青涩、婚后家妇的从容、送夫出海的依恋不舍、还是守在摇篮边的安详、村口海边的眺望、大厝前的弯腰呼喊……,舞姿蹁迁音乐摇曳中,闽南女子“阿月”一生的喜悲清晰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感染、共鸣、疼惜、震撼,无声地直抵人心,台上台下在那一个个细节的演绎中交织在一起,向着海峡那边,心底发出共同的呐喊:“回家吧”!

剧中老年阿月的扮演者曾告诉记者:“有次采风时,看到一个祠堂门口,一位罗圈腿的老奶奶扒拉着眼睛使劲抬头,这一幕,让我理解了老年阿月望眼欲穿的情感,后来越跳越觉得自己就是阿月。”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老师观后表示,浓烈的色彩、欢快的节奏、激烈的情感融入闽南文化符号,“让人不禁替剧中人物阿月去笑,去爱,去流泪,去盼亲人归来,这份情感直抵人心”。
直抵人心,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共鸣,是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是一部艺术舞剧最成功的标志。在厦门嘉庚剧院外,不少观众走出剧场时眼睛还是红的,郑女士激动地表示,“没有想到舞剧的表现力如此强大,没有一句台词,肢体语言展现出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和细腻情感,一样令人动容,闽南女性的克制等所有特质都能强烈的感受到,令人感慨,感佩闽南伟大的女性!”

《沉沉的厝里情》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的一生,但其身后讲述的是整个闽南海边的女子群体,讲述的是闽南海边世世代代人民的家常与过往。时间更迭了时代,却凝固了海浪拍打下大厝里的欢声笑语和惆怅哀怨。让我们推开大厝的大门,走进阿月的人生,跟她一起向海而生!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中国民族艺术之花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的前身是厦门经济特区委托北京舞蹈学院定向培养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厦门试验班”,于1993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属全民事业单位。“小白鹭”以其浓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风格、独特的闽南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演技享誉海内外,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观看“小白鹭”表演并接见全体演员,该中心被赞誉为“中国民族艺术之花”。2000年,“小白鹭”得到国家人事部、文旅部联合表彰,荣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7年,“小白鹭”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被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列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

多年来,“小白鹭”立足文艺精品创作,出作品、出人才,既斩获多项专业大奖,也亮相诸多国家重大演出。在中央与省级各类专业舞蹈比赛中,其累计获奖300余项:2013年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先后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2020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2021年,选自现实题材舞蹈诗《厦门故事》的舞段《春会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重大演出方面,2023年1月舞蹈《奋进路上》登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团拜会舞台,5月参加中国-中亚峰会文艺演出《携手同行》;2024年9月亮相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文艺演出;2025年9月,先后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文艺晚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文艺演出。
“小白鹭”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先后53次代表国家及省市出访交流,足迹遍布五大洲。其中,2001年7月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委派赴俄罗斯演出,荣获“中俄友谊纪念奖章”(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最高荣誉奖章);2004年赴德国布莱梅举办“中国厦门之夜”专场演出,荣获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组委会“特别荣誉奖”,以舞蹈为桥,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魅力。2006年,“小白鹭”获评“厦门十大城市名片”,上榜理由为“世界因她而认识厦门,厦门因她而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