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学思践悟:在追寻红色足迹中砥砺初心使命
2025-11-23 20:50 福建日报新福建 原创

         近日,省委党校组织第69期中青一班学员到漳州开展现场教学。大家走出党校课堂,踏上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在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与专题党课中,实现了思想的深度洗礼、党性的锤炼升华和能力的集中提升。笔者通过学习,对党的群众路线、奋斗精神、正确政绩观等,也有了真切深刻的认识理解。

追溯本源,筑牢“人民至上”的信仰根基

行程始于华安县仙都镇先锋村毛主席光辉按语教育基地。“四对比、五算账”这一朴素而充满智慧的工作方法,生动诠释了如何将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群众工作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执行,而是细致的比较、耐心的算账、真诚的沟通,其核心在于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实现党心与民意的同频共振。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永恒的方法论启示。

在东山县谷文昌纪念园,我们瞻仰了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模范县委书记。专题党课《学习谷文昌精神,感悟谷公不平凡的一生》与案例教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让谷文昌同志的形象愈发高大清晰。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誓言,带领东山人民苦战风沙,植下万亩木麻黄,留下了“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百姓口碑。他的事迹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政绩”——“潜绩”重于“显绩”,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最大的政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汲取力量,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血脉

在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我们重温了女排姑娘们一次次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辉煌历程。“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奋斗品质一脉相承。它激励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保持那么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

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我们追忆那段烽火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这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也更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依然需要发扬那种“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

站在云霄县向东渠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凝视着这座堪称奇迹的水利工程,我们被当年建设者们“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所震撼。向东渠是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实物见证。它告诉我们,伟大的事业始于足下的奋斗,幸福的生活源于辛勤的创造。

知行合一,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陈城镇澳角村的案例教学《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乡村振兴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沿海乡村现代化图景。澳角村立足海洋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发展之路。这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找准路径,激发内生动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澳角村,笔者作为学员代表之一,与当地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面对面座谈交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重点宣讲了全会关于“三农”工作、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等内容,共同为澳角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献力献策。

关帝文化产业园的体验教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则从另一个维度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它让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是促进文化认同、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宏大叙事中,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重温誓词,砥砺“永葆初心”的政治品格

在庄严肃穆的谷文昌纪念园,学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词。那一刻,字字千钧,响彻心扉。这既是对入党初心的回溯,也是对未来责任的宣誓。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必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此次现场学习,是一次“铸魂、赋能、力行”之旅。从谷文昌的“潜绩”到澳角村的“实绩”,从女排的“拼搏”到向东渠的“奋斗”,从按语中的“群众方法”到关帝文化的“两岸桥梁”,我们汲取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与宝贵的实践经验。

学习的成果,理当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务实的工作举措。我们要永葆为民初心,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好“四对比五算账”等工作法,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政绩观,学习谷文昌同志的“潜绩”精神,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发扬奋斗精神,以女排的顽强、红军的勇毅、向东渠建设者的实干,直面工作中的挑战与困难,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赋能乡村振兴,借鉴澳角村等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以此次党校学习为新的起点,不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伟大事业中去,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作者单位:省农科院,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69期中青一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