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福州虽不见雪的踪迹,却也愈发寒冷。那么,此时节福州有哪些习俗和美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
美食一:万物皆可“糟”。邱登辉介绍,小雪时节福州人的餐桌常有一种闽菜食材——红糟。“红糟是酿制青红酒时留下的下脚料。红糟独特的味道和颜色,十分契合小雪时节驱寒养生的需求,衍生出多款应季佳肴,暖胃又暖心。福州人常说的万物皆可‘糟’,就是这个意思。”邱登辉说。
糟鸡煮粉干是一道经典菜肴。鸡肉经红糟腌制,锁住鲜嫩口感,炖煮时搭配粉干,这样一来,粉干吸饱浓郁的糟香汤汁。鸡肉温中补虚、益气养血,粉干饱腹暖胃。此外,红糟羊、红糟鱼等,都是百姓家的寻常菜。
美食二:小雪做腊肉。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时节天气干燥,是加工腊肉的时候。因此,农户做香肠、腊肉,以备春节享用。
在福州话中,“鱼”和“余”谐音,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故有小雪晒鱼干的风俗。
美食三:农忙种芸薹。据《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记载,农民有“一年种三番”的耕作习惯,小雪时节正值秋收冬种。农户忙着种植芸薹(油菜),只因来年春末油菜籽榨出的油是农家生活食用油的重要来源。
美食四:吃“地下雪梨”。每年的小雪节气后,荸荠的球茎充分成熟,味最甜。荸荠色紫黑,肉洁白,味甘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既可当水果,又可当蔬菜,是小雪节气时令美食。(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