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播撒“海绵”种子——三明“海绵城市”科普进校园
2025-11-22 08:38 东南网

东南网11月21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文/摄)为推动海绵城市绿色生态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11月20日,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探索之旅——“海绵工程科普进校园 解锁生态科普新体验”跨学科实践活动。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特邀三明市海绵办和市城管局的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将复杂的工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科普故事,带领同学们解锁关于海绵城市“呼吸”与“循环”的生态密码。

“海绵工程科普进校园 解锁生态科普新体验”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海绵办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方式,为同学们揭开“海绵城市”的神秘面纱。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会“呼吸”的城市,下雨时,它能“喝掉”多余雨水、储存起来;需要时,又能把储存的水“吐”出来利用,还能减少积水烦恼。

活动现场,师生们参观海绵工程展板。

本次活动为师生们精心打造了一堂兼具知识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海绵城市科普课。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的海绵化改造工程成为“鲜活教材”。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前,学校活动部分场地存在积水问题,绿地土壤裸露,活动空间匮乏,景观环境亟待提升。改造后,有效消除了积水点,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卫生隐患,拓展了师生活动空间,提升了学校生态环境质量。

市海绵办工作人员实地讲解并进行互动问答。

师生们先后实地参观了下凹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塑胶跳远跑道、植草沟、溢流井等海绵设施。同学们组成小组,他们一边用笔记认真记录,一边仔细观察现场情况,深入了解每种设施的建设初衷与工作原理。

在过滤设施前,市海绵办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过滤设施由多层土壤、砂石巧妙组合而成,就像给雨水安排了一场‘洗澡’之旅,能有效过滤杂质。”实地讲解搭配互动问答,让原本抽象的海绵理念变得触手可及。师生们对海绵城市的理解与认同愈发深刻,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理念在校园扎根筑牢了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海绵”的种子,不仅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更激发了全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切实提升了居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