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宗教系统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实践要求,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民族宗教领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其治理效能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宗教系统的广大干部和各界人士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全会审议通过《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新征程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民族宗教系统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主线要求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全会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植根中华五千年文明,推动我国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支持引导宗教界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民族宗教系统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效能,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把“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龙岩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