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2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王希婷 康海强)11月21日,莆田市2025年金融系统“金融匠心杯”人民币知识技能竞赛举行,来自全市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58名选手齐聚一堂,展开激烈的业务技能“大比武”。

此次竞赛由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莆田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旨在全面考察现金业务从业人员对人民币防伪特征、流通管理、反假货币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操作能力,以赛促学、以学促长,营造“学业务、练技能、强素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据介绍,竞赛分为笔试与实操两个环节。其中,笔试采用手机APP在线答题,重点检验参赛选手对于人民币基础知识与历史沿革、防伪特征与识别技术、残损人民币兑换知识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储备;实操环节设置假币识别与手工点钞项目,选手需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指定任务,全面考验其心理素质和实战技能。

竞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获得个人一等奖的选手按程序申报“莆田市金牌工匠”,女选手同步申报“莆田市五一巾帼标兵”。

“唰唰唰……”在手工点钞环节,参赛选手们端坐台前,全神贯注,熟练运用单指、多指等专业点钞手法,拆把、清点、扎把、盖章,整套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在快速点钞的同时,选手们还须精准地识别出掺杂其中的假币,伴随着计时器的滴答声,紧张而激烈的氛围在现场蔓延开来。
经过激烈比拼,来自莆田农商银行的现金柜员杨莹莹以99.2的高分获得竞赛一等奖,充分展现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准确无误的点钞速度及对假币特征敏锐至极的辨识能力。“此次竞赛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深刻的业务淬炼,让我对反假币工作的理解更加系统深入,提升了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杨莹莹在赛后说。

“我们很有收获,看到了同行的优秀,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此次比赛为银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展示业务技能和个人风采的机会,同时也鼓舞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提升各项技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竞赛创新采用“全员报名、随机抽选”的选手选拔机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形成“人人练兵、层层选拔”的浓厚氛围,推动实现以竞赛带动全员业务水平提升的目标,夯实现金服务的人才基础。
“此次竞赛,是莆田市金融系统深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效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素质提升活动,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匠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