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跨越山海的桑梓情!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宗亲助力蓬岛“博士村”乡村振兴
2025-11-21 16:07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21日讯(通讯员 黄凯 记者 王福敬)山高水长,隔不断血脉情深;岁月流转,磨不灭赤子初心。11月18日,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宗亲跨越山海,回到被誉为“博士村”的南安市蓬华镇蓬岛村,展开深情回乡省亲之旅,并以实际行动助力蓬岛乡村振兴。

蓬岛村以重教崇文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已孕育33位博士、155位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仅在今年,这个小山村就迎来了新一轮的“丰收季”:新增7名博士 、15名硕士 ,46名学子金榜题名。其中,7人考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5人进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更有2名优秀青年在军营中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军校,继续深造。这一“博士现象”的根基,在于村落代代相传的“耕读传家”深厚传统。

11月18日,蓬岛村郭氏家庙前香火缭绕,乡音盈耳。30多名来自新加坡的郭氏宗亲,跨越山海,踏上返乡省亲之旅。血脉相连的情感在此次省亲活动中自然流淌。一句亲切的闽南乡音“咱厝人”,瞬间拉近了宗亲距离。

1ec45dd57258ba018c3b2d8551db5d52.png

在庄严肃穆的蓬岛郭氏家庙,海外游子虔诚祭拜先祖,缭绕香火间寄托着对根源的深切眷恋。“虽然身在海外,心中却始终感念着祖上的恩德与教诲。”宗亲们的心声道出无尽乡愁。

e480e93a50ed142fd1ff34e21acf08e1.png

亲睹蓬岛人才辈出的教育硕果与日新月异的村貌,新加坡宗亲们深受触动与鼓舞。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名誉会长郭志阳先生率先垂范,向蓬岛郭氏家庙及家乡教育事业、道路维修等捐资人民币53250元,郭进福、郭宏棋等宗亲也纷纷慷慨解囊。这些款项将用于蓬岛村公益事业,特别是奖励优秀学子、帮扶困难学生,让“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薪火相传。

1d638e6f708b3aea450938f833d5c66b.png

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山海的返乡省亲,更是海外赤子对桑梓深情的具体回馈,展现了海外华人“根在中华、心系故土”的责任担当。正如宗亲郭志阳所言:“大家都姓郭,血缘一脉相承,这是最牢固的纽带……历经岁月变迁,愈发深厚。”  

蓬岛大宗祠管委会郭招飞主任介绍,郭赞雷宗亲少年时代便漂洋过海远赴新加坡,在商界拼搏数十载,事业有成后始终心系家乡公益事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家乡重建蓬岛郭氏大宗祠和图书楼时,赞雷宗亲便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贡献。赞雷宗亲高龄谢世后,其哲嗣志阳宗亲传承父辈初心 ,多次回乡助力建设,持续味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这份父子两代人对家乡的深厚情谊与无私付出,父老乡亲永远铭记于心!

“蓬岛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蓬岛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新加坡郭氏宗亲等海内外宗亲们的鼎力支持”。南安市蓬岛村慈善协会(郭氏教育基金会)会长、厦门国宇医疗体系董事长郭东宇动情地说,“有‘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滋养,有各位海内外宗亲的鼎力支持,有全体蓬岛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蓬岛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博士村”的美誉将更加响亮,父老乡亲的生活也必将更加幸福美满。”

临别之际,双方约定“下次带更多亲人回来”。这一幕,也为一个家族未来的生生不息写下了序章。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