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1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通讯员 熊亦枫)近年来,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徐碧派出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多方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警+N”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网格员、物业人员、楼栋长、保安、快递员、志愿者等多元主体,构建起“警民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平安社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让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焕发蓬勃生机。
因工作成绩突出,徐碧派出所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获评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青年文明号、三明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徐碧派出所老党员调解室:金牌调解员邱特娜正在调解一起家庭婚恋纠纷 三明公安供图
“两队一室”提质效 打防并举护平安
11月初,徐碧派出所辖区某小区因公共视频线路老化、保安力量薄弱,盗窃案件频发。接警后,徐碧派出所迅速响应,启动“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案件办理队与社区警务队分工协作。案件办理队精准研判案发原因,系统性提出防范建议;社区警务队推动小区组建“红袖标”巡逻队,补充安保力量,协调业委会更换重要点位公共视频,并指导巡逻力量开展错峰巡逻,快速消除安全漏洞,成功打掉以收废品为掩护的盗窃团伙。
案件迅速侦破得益于“两队一室”警务机制的高效运行。徐碧派出所以综合指挥室为龙头,建立“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互助互补机制,实现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防并举。案件办理队定期分析发案形势特点、趋势,为社区警务队提供精准防范指引;社区民警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程参与证据收集、线索核处、跟踪回访;综合指挥室负责成效评估,形成“一队出题、一队答题、综合室阅卷”的工作模式,成功破解基层治理“打防两张皮”难题。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两队一室”的协同配合下,徐碧派出所辖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2.2%、18.9%。
“警网融合”聚合力 多元共治解民忧
“警察同志,我父亲今晚出去后就没回来,请帮忙找找。”11月13日晚,徐碧派出所值班民警接警后,立即将老人信息推送至网格群和群防群治工作群。信息快速扩散,不到10分钟,正在江滨路河边附近巡逻的队员肖辉超发现了疑似老人的身影,不到一小时,就将老人安全送回派出所。
徐碧派出所组织碧桂园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 三明公安供图
这是徐碧派出所“警网融合”机制快速响应的一个缩影。徐碧派出所打破“单打独斗”模式,将全域科学划分为321个四级网格,推动“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社区民警下沉网格主导统筹协调,将网格员、物业人员、楼栋长、保安员等各类社会力量纳入“警+N”体系,明确信息收集、线索上报、简易纠纷调解、安全宣传等职责,形成“警民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合力。
“线上+线下”模式,让“警网融合”的范围不断延伸。线上,325个网格微信群、阵地群化身“24小时不打烊”的云端警务室,民警实名入群担任“群主”或“管理员”,回应群众诉求、及时发布预警、安全提示和政策法规;线下,9支“红袖标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开展工作,“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以来,徐碧派出所通过“警网融合”机制,共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社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41%。“警格+网格”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全域覆盖的治理体系。
“主动预防”筑防线 精准化解显实效
10月26日,徐碧派出所民警陈杰在工作中发现,辖区群众陈某多次前往银行预约购买黄金,行为异常。经上门核实,陈某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对方诱导其购买黄金并寄送至指定地址。民警和网格员当场制止并耐心劝阻,陈某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及时醒悟,成功避免了66万元的经济损失。
徐碧派出所社区民警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 三明公安供图
徐碧派出所始终将“防”作为核心,坚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纷在格中解、险在格中排、法在格中宣”的工作理念,推动“警+N”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社区民警通过带领“N”方力量常态化下沉网格,动态采集基础信息,精准排查潜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干预。
同时,徐碧派出所打造“老党员调解室”,聘请退休党员民警、司法调解员等担任专职调解员,融入“警+N”体系;依托网格力量,定期对出租房屋、沿街店铺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快速联动职能部门闭环管理整治;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高发案件,通过网格群、社区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精准宣传。以“防”为核心,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徐碧派出所通过深入推进“警+N”模式,辖区诈骗、盗窃发案率分别下降34.7%、56.3%,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