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21日讯(记者 林泓 陈婧琳/文 江俊霖 黄永彬/图 通讯员 朱蕴文 张舒黎)实践出真知,创新破难题。日前,一场“智慧碰撞”——2025年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在湖里区文旅中心成功举办。

大赛以 “文明传薪火,实践谱新篇” 为主题,由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中共湖里区委文明办、海峡导报社联合主办,为来自基层的文明实践创新案例搭建起竞技与交流的舞台。
近年来,湖里区委文明办始终坚持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基、持续完善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不断汇聚文明创建合力。作为湖里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大赛以案例为媒,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兼具实效与温度的新路径,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湖里大地开花结果。
群贤毕至“论道” 创新火花迸发
活动现场,来自各个社区的文明实践工作者、行业专家评委及相关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聚焦文明创新、彰显实践担当的 “智慧比拼”。
微创新撬动大变革,小切口解决大难题。本次大赛的案例均从全区众多创新实践中层层筛选而出,涵盖基层公共空间治理、青少年成长教育、民间文化融合等多元领域,旨在深化拓展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挖掘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依次登台路演 展开精彩“巅峰对决”
路演环节中,选手们精神饱满、激情澎湃,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案例背景、创新做法与实践成效,辅以详实的数据、鲜活的图片,让每一个案例都跃然眼前。

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馆 + 碳账户》
促进绿色微革命项目,创新推出 “公益馆 + 碳账户”促进社区绿色微革命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新路径。

枋湖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厝馆长计划》
聚焦基层公共空间治理困境,通过 “馆长负责制” 激活闲置空间,让社区角落变身文明传播阵地。

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军魂铸少年 红课润童心》
项目通过 “退役军人 + 青少年” 联动模式,既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红色基因,又为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难题,实现 “双向赋能”。

濠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联合办学》
打破文明实践与老年教育的壁垒,整合资源为老年群体打造学习交流平台,丰富银发族精神文化生活。

吕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友邻超市》
以 “积分 + 资源立方” 机制,化解商居之间的矛盾,让邻里关系更和谐。

金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空间活化”改造》
在居民家门口构建 “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创新案例 “各显神通” 金银铜奖脱颖而出
答辩环节更是精彩纷呈,评委们紧扣案例痛点、创新点与可持续性提问,问题直击核心。
选手们从容应对、思路清晰,结合实际工作细节逐一解答,既展现了对案例的深度理解,更彰显了文明实践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决出金银铜奖共6名及优秀奖9名。这些获奖案例虽聚焦领域不同、解决问题各异,但都以各自的创新做法脱颖而出。

评委游立华在赛后点评时表示:“整体氛围非常好,大家准备得十分充分。这些创新案例都很好地体现了湖里区在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积极探索,成效突出。从具体案例来看,每一个都特色鲜明,无论是空间治理、项目实施还是资源整合,都充分彰显了‘创新’二字,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实践集中展示。我们也希望湖里区在厦门乃至全省的文明实践工作中做得越来越好,把精彩展示给大家,传递鲜活经验。”
这些案例是湖里区连续多年深耕文明实践的结晶,更是湖里区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的生动注脚。从基层治理的细微之处,到民生服务的温暖瞬间,从文化传承的薪火相传,到绿色发展的创新探索,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次善举”到“一场变革”,湖里区的文明实践创新案例,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未来,湖里区将继续以这些优秀案例为标杆,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创新,让文明之花在湖里常开常艳,让文明实践的新路径越走越宽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贡献湖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