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现场快评:“红土铸魂、生态为底、产业支撑”是老区发展的绝佳路径
2025-11-21 13:19 福建日报 原创

  初冬的古田,云开雾散,满眼青翠。11月12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古田)论坛在龙岩举行,此次论坛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为主题。论坛现场,来自政策、金融、科技、社会等方面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分享智慧、献计献策。这不仅是一次经验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的契机,将为闽西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image.png

  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根脉所在、初心所系。百年前,古田会议奏响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历史强音;百年后,“古田精神”仍以其深沉力量,滋养着这片红土地前行。然而,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老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制约:地处山区、交通相对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与新兴服务业支撑不足,人才外流与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硬约束”与“软短板”,正是老区迈向现代化的现实关隘。

  此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通过搭建平台,论坛为老区振兴发展鼓呼动员、出谋划策,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为革命老区探寻更具可行性、时代性的发展路径。论坛现场,多方力量轮番发声——既有宏观视角的战略分析,也有落地见效的务实举措。一场多视角、多领域的“头脑风暴”,让老区振兴的方向更清晰、动力更充沛。

  老区不老,风华正茂。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线路推介,到革命老区地标名品推介,再到金融、科技赋能老区发展、乡村振兴。以龙岩市为代表的革命老区,正以“红色基因+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依托历史厚度迈出发展宽度,既守好红色根脉,也走出新的产业道路。

  “红土铸魂、生态为底、产业支撑”,正成为老区发展的绝佳路径。过去老区“靠山吃山”,如今要“靠山养山、靠文化兴山、靠产业富山”。从现场可以看到——老区正在从“资源地”向“目的地”“投资地”“文化高地”跃升。让历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让精神财富变成经济动力,让乡土品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正是龙岩交出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生动答卷。

  振兴老区,既要把初心写在大地上,也要把力量落到项目中。老区振兴,关键在“实”。实实在在扶产业、强人才、补短板、惠民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群众受益,这样的治理良性循环,才能让红色根脉上的乡村焕发真正活力。

  从古田再出发,时代呼唤新的担当。向着更丰盈的乡村、更温暖的民生、更兴旺的老区、更振奋的时代奔涌,是革命老区对历史的回答,也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